冥想

冥想:每天10分钟,牛人们都在默默养成的自律习惯

苹果教父史缔夫·乔布斯;

Twitter和Square的CEO杰克·多西;

《原则》的作者,美国亿万富翁、全球对冲基金巨头瑞·达利欧;

“简史三部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的作者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

川普的女儿伊万卡;

中国女明星张钧甯;

男神吴彦祖;

传奇男星和纽约州州长阿诺德·斯瓦辛格;

导演大卫·林奇;

金刚狼休·杰克曼;

超模米拉达·可儿;

…… ……

你知道这些名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那就是:他们都是冥想爱好者,极为推崇冥想这项现在正风靡全球的活动。

其中说瑞·达利欧:“在我所有一切的成就中,冥想是帮助我成功最重要的要素,没有之一。”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接触冥想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安排10-20分钟的冥想时间,为了学习冥想,专门去看了本斯瓦米·拉玛大师的著作《冥想》,然后结合书里介绍的方法,重新练习了一段时间的正念冥想,确实受益良多,这篇文章将写一写练习冥想的后记,希望有缘人看到,可以一起练习这项重要的锻炼大脑,有益身心的活动。

首先,我们有必要树立对冥想的信心和坚定练习的决心。如何树立呢?《冥想》这本书中有一段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现代人忙忙碌碌,一生都不知道是为何,而冥想起码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观照自己内心的机会:

精神意念是我们拥有的最精密的工具,对它的充分理解有助于我们修炼自身。如果意念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就会使我们远离目标,最终一事无成。只要我们了解自己更深层的本性,任何意识领域的东西都能够被意念所治愈。当我们对内在的自我开始觉察后,我们就能够有意识地治愈或规避许多疾病的出现了。

按照拉玛大师的方法,我已潜心练习冥想一段时间了,确实发现自己的思绪在慢慢回归有序,脑海中杂乱无章的声音渐渐地小了,当然不可能完全消失,只是你会更快地意识你一闪而过的想法,一念之间的情绪,从而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想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



现在的我生活中多了些平和,少了些喧闹;多了一些内观,少了一些外求。这是我和我身边的亲友都能够观察到的直接改变。也许不全是冥想的功劳,但冥想确实功不可没。怎么说呢,作为一名带两孩子的妈妈,生活常常出其不意,但冥想让我的自控力有所增强,也更加能够专注于当下。废话不多说,下面就说说我的具体冥想方法吧,非常简单易学:

1.起床洗漱后,先进行6-10分钟的拉伸,充分唤醒身体。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在晨起闹钟响后坐在床上进行10分钟的冥想练习。但作者并不推荐在床上练习,因为从刚睡醒的状态立即进入冥想,并不利于集中注意力。所以我现在起床(4:00至6:00之间)后,会先拿出瑜伽垫进行6-10分钟的拉伸(拉伸方法见Keep)。拉伸后,盘腿坐下、保持脊柱伸直(此条尤为重要),静坐以进行冥想练习。我还在练习瑜伽,身体的柔韧性还可以,我觉得您也可以从10分钟的拉伸开始。

2. 冥想过程中的意念集中

冥想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集中意念的能力。

作者介绍了曼陀罗的概念,即佛教中的梵语,之前我从《Eat,Pray, Love》这本书中接触过曼陀罗,不过当时作者Elizabeth Gilbert用的是一句较长的曼陀罗辅助冥想,Om Namah Shivaya“我尊重我自已身上的神性”。这是一种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心的曼陀罗。告诉我们自身神性的存在,我们该区别的看待自己身上的神性。我曾尝试着用这个曼陀罗,甚至从网易云音乐下载了这个曼陀罗音乐。可惜当时并没有坚持下来。但是,在本书中,拉玛大师介绍了“So hum”这个简洁美妙的曼陀罗,它的含义是“我即它”,也就是我的内在与宇宙意识的结合。

现在在练习冥想的过程中,我一直使用这个“So hum”这个曼陀罗,但是我对它的含义进行了一番升华,即在默念这个曼陀罗之时,我脑海中的语言是“宇宙即我”,更宏大,更简洁,更让人有与宇宙合而为一的信念。

冥想过程中,注意将自己的呼吸与曼陀罗相结合,我的方法是:吸气的时候,默念“So”这个音,拉长,越长越好,可以将其想象成“宇宙”,在呼气的时候更深,更缓慢,并默念“Hum”这个音,同时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一呼一吸之间,我们可以感觉到自己身体在逐渐放松,我一般会在几次深呼吸之后,逐渐逐渐地感受到身体在慢慢变得轻盈、放松,脊背在慢慢变得挺直,腰部也开始回归自然的姿势,肩膀慢慢向后展开、下沉,慢慢放松下来。这个时候,我就会体验到一种静谧的感觉。

当然一开始练习的时候,你很难集中注意力。脑海里的思绪就像一团乱麻。这个时候,也不要着急,每次意识到自己走神后,将自己的思绪重新集中到呼吸之上就好了。《自控力》这本书告诉我们,冥想时的感觉越糟糕,它的效果就越好,我试过之后发现,这是真的。因为你在将自己思绪重新拉回到呼吸的过程中,就是锻炼在锻炼对大脑的控制能力。所以尽管去练习吧,不要因为自己集中不了三次呼吸就觉得没有效果,冥想之所以有效果,恰恰是因为它让你更加敏锐地意识到自己走神了,从而将走神的自己找回来,这就是一个人越来越自律的过程。

3. 冥想练习的升级

《冥想》这本书除了介绍一些基础冥想方法之外,当然也推崇对冥想进行不断升级。不知道那些冥想了很多年的喜马拉雅僧侣们最后是否真的进入一种超脱、物我两忘的境界,但是冥想的最后一步就是“安住在静谧之中”。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番。唯有不断练习,不断修行,或许终有一天得以有缘相见。

虽然我已练习了很久的冥想,但是我依然不敢肯定自己的自控力增强与冥想有因果关系,可能二者具有相关性,但我没有进行系统研究,不敢直接下结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冥想不像整容手术,它的效果不是当下显现出来的,它更是一种内隐的力量,所以极有可能其效果存在于无形之中,并不为我所察觉。我能肯定的是,当一个人越是接触内心深处,就越接近永恒的真理。我倒并不为追求真理,只是从小处着眼,我正在追求幸福、超然;从大处说,一个人的幸福或许也会增加整个宇宙的幸福能量吧。所以,冥想也许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会让我们立刻就能够获得幸福生活,但是它的深层影响却是持久而深远的,这或许就是在绝大部分牛人在书籍中,都极为推崇冥想的原因了。

最后,拉玛大师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下去并定期练习。既然坚持才能有效果,那就勇敢地坚持下去吧。

相关文章

冥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