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每个人都需要,
放松,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有人说,放松就是不用工作,窝在沙发上葛优瘫,吹着空调喝着快乐肥宅水刷抖音;
有人说,放松就是找个水清沙幼的地方,对着无敌海景晒太阳、吹海风、洗海澡;
有人说,放松就是去做自己喜爱做的事情,唱歌、弹琴、打球、钓鱼、潜水,
还有人说,放松就是买买买,或是和朋友们一起、吃吃吃、喝喝喝、叨叨叨……
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可以让人体验到放松得方法,各花入各眼。
到底什么是放松?
放松,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1身体层面,可以理解为肌肉层面。在BBC关于睡眠的纪录片中,一个乐队主唱长期失眠,其原因就是乐队的演出都是在晚上,而演出时需要完全的集中的注意力,但演出结束以后,头脑可能已经松懈下来,但身体还是处于亢奋、紧张的状态,肌肉无法放松, 所以,对于这样的失眠,就首先要让身体放松下来。
所有的情绪都是耗能的!所以就算什么的都没做也会觉得累
2.精神层面。这就更好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入睡困难?为什么很多人就算睡够8小时还是会无精打采?为什么明明刚度了个假却还是很累?为什么感觉无论身体在做什么,头脑都在一刻不停的飞速运转?这都是因为情绪本身是耗能的!紧张、焦虑、沮丧……所有的情绪都是需要更多能量的!
放松感是如何获得的?
如上所说,每个人获得放松的方法不一,而效果也是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放松感与“忘我”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忘我”可以忘的越彻底,放松感来的就越强烈。
所以说,如果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里,那么可能就会暂时的忘记自己原本的紧张、焦虑、忧愁、虚无……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很多时候,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早就忘了什么叫“投入”……
冥想的放松感为什么更高阶?
上面说到的无数种放松的方法,不知道你发现了他们的给共同点了吗?想刷抖音你得有部手机;想去沙滩晒太阳,你就要去有海的地方;想打球你得有个球;想听音乐就得有音乐可听;想找人说话聊天你就要有朋友;当然,想买买买你得有钱……
这些放松的方法都有一个特点:必须有一个客观存在的条件!也就是说,你的放松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具备,你就能放松,但没有条件,放松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长期的冥想练习还会让大脑杏仁核位置的压力感受区的灰质层变薄
但是冥想所带来的放松感呢?ta需要条件才能实现吗?答案是YES!通过冥想获得的放松也是有条件的,但条件就是呼吸!只要你还活着,只要你还会喘气!你就能从冥想总获得从内到外的放松感。并且这种放松的感觉不仅体现在身体层面,无论是深层的肌肉(如控制呼吸的肋间肌、控制内脏的平滑肌等)还是浅表的肌肉(如骨骼肌等)都会在冥想中松弛下来,于此同时,心率与呼吸的频率都会自然而然的趋于平缓。
此外,通过冥想获得的放松感,还会影响到神经的层面,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亢进性,长期的冥想练习还会让大脑杏仁核位置的压力感受区的灰质层变薄,这个位置是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