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

在勤奋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如何正确认识它?

01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高中的经历。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不专心读书,还不爱写作业,甚至还喜欢逃课,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课就会不来上课,和几个成绩差的同学在外面玩,比如去游戏机店玩实况足球,租机玩游戏。

当时班主任和很多老师都拿我无可奈何,多次找我谈话,但我依然我行我素,就是跟他们唱对台戏。

令老师痛苦的是,如果我是差生,可以当班上的典型例子拿来批评,可以拿来“竖高标”,然而我是那种“经常和差生玩,不听老师话,成绩又出奇好”的学生,老师想批评我,还经常说不动我。

我经常拿他们开刷,说我成绩很好,不来上课怎么了,你们讲课怎么枯燥,我根本听不进去,还不如自学,一句话就让老师们哑口无言。话虽如此,其实我跟老师们关系相当好,私底下玩得很开,还爱开玩笑,总之人就很邪,不是那种老实本分的人。

见我如此特立独行,不影响功课,老师也就拿我没辙了。


班上另外一个女学生,跟我恰恰相反,她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勤奋到什么程度?勤奋到每堂课都认真做笔记,每次做的笔记都很工整,经常被老师当做范例来表扬,让大家学她。她还不耻下问,遇到不懂的问题,下课后会跑到办公室里面去问老师,询问题目怎么做,如何解题,都很专注耐心地听从老师讲解。

老实说,我不太欣赏她,我觉得她是个书呆子,只会死读书,不灵活,这点在理科的科目上特别明显。我理科特别好,遇到很多问题都会另辟蹊径,用一些灵活的方式来解题,她的话答题都只会套公式,按照套路来作答。老师经常叫我上黑板去答题,和她一起做题目,我常常用两三分钟就解完了,她要花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虽然题目最后的答案都是对的,但明显可以看出她所花的时间要比我的长。

班上的同学对她也不是十分欣赏,不是说那种鄙视和讨厌,就是对于她不太灵活、过于勤奋的死读书感到有些迂腐,她很勤奋,偶尔也会考试拿第一名,不过有个特点,如果考试是死记硬背的题目,她常常拿第一,要是题目出的比较新或者老师没讲过的,经常会考倒数几名,反差特别大。


正是这点,让大家对于她的勤奋不是很喜欢,后来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也跟大家预料一样,她的成绩也不是很好,分数很差,还差点落榜。相反那些平时嘻嘻哈哈、不怎么认真的同学,考得居然都还不错,最后都上了自己满意的大学。

可见在“勤奋”上面,这里面还是需要去辩证理解的,不能一味地把认真、努力当做万能定律,还需要客观合理地去看待它。

02

先讲这个故事,我并不是挖苦或者讽刺勤奋的人,相反我对于勤奋的人特别尊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我和她的关系相当好,平时还经常互相请教问题。

我对她这种学习过于刻板不够灵活的方式表示过自己的意见,我说你解题的时候不要太固执于套路了,特别是数学题,高考时间又短,遇到一些题目还是要偏走剑锋,找一些途径,灵活去解,节约时间,把题目放在自己能够把握的层面上,这么一来更能提高自己的效率。

可是她对我的看法不太苟同,她还是认为自己通过勤奋能够解决问题,勤能补拙,哪怕自己笨一点、慢一点,也能够应付过来。

我不敢说她的做法是错误的,她的理科基础比我差,平时理解能力有限,用笨一点的方式去做题也未尝不可,但是我始终觉得她可以拓展一下自己的思维,在能够掌握的方面上,加一点“佐料”,把勤奋变得更加有效,灵活切换总是会有帮助的。

但是在工作生活里,光有勤奋就远远不够。


我们经常会发现,现实中是不是有一种“伪勤奋”的现象?有些人确实很努力,也很投入,做起事情来也很拼命,你很难说他们不够好或者不行,但是结果往往却不如人意,要么被人批评说不是,要么就是个人的学习、工作成就上却很难突破。

于是,他们会抱怨,会抱怨这个世界,为什么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给自己?为什么无法获得成功,怎么努力、勤奋都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其实,这里面不在勤奋的错,而是勤奋的方向错了,大家误把勤奋当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来看待,在认知上存在“我只要勤奋,就能获得良好结果”的歪曲状态,实际上勤奋并不会带来一个必然的结果,勤奋带来的是一种“状态”。

比如写作,写作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家开始练习写作,或者想要通过写东西来赚钱的时候,一定是巴不得每天拼了命地多写,写个几千字,写好以后就会有人看,被编辑录用获得稿费。

一个星期坚持写还好,你会发现没什么问题。可是要是坚持一个月、两个月呢,会有什么反应?你渐渐地会感觉疲惫,每天写几千字,日夜不停地耕耘,面对电脑屏幕和键盘都会恶心得想吐,看着WORD文档就是打不出字。

无论怎么苦思冥想,就是没有灵感,找不到思如泉涌的那种状态,勤奋过度,反而还把状态搞不好了。此时应该怎么做呢?反而是放松两天,去玩一玩,旅旅游,或者去唱唱歌,调节一下情绪。过后再回到工作里,会发现,哎,写东西畅快多了,变得比以前更有效率。

相信大家一定会深有体会,勤奋需要良好的状态,有了状态,勤奋会更有效率,没状态,再怎么努力也提不起劲,甚至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枯燥难受。


仔细观察一下,在健身、减肥等方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呢?很多时候我们不管是社交、工作、生活还是其它方面,往往都是“习惯成自然”的过程,而习惯通常是“做这件事情很顺手,还不错,没有太大问题,很好”的状态中产生的。

一旦有了良好的习惯,勤奋反而变得不是那么重要,甚至都不需要把“勤奋”二字一直挂在嘴边,它会成为你的一种惯性,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非常自然的衔接过程。

也可以这么说,当你每天都能够顺其自然地做事情时,有着良好的方法和习惯,并且行之有效,结果也还不错,这就是勤奋了,这种状态才是人想要达到的地步,而不是整天把“勤奋”挂在嘴边,说我要勤奋,我必须勤奋,我只要勤奋起来,就能够赚很多很多钱,以后能买大房子。

哄鬼呢,是吧?

所以,要让勤奋有良好的结果,并且得到回报,勤能补拙获得效益,最重要的是要有两种认识:一是把勤奋当做习惯和良好状态,不要刻意把勤奋二字跟结果绑定在一起,而是把其看作是“迈向结果的历经过程”,保持勤奋的状态,才有收获的可能。二是勤奋与方法相结合,在勤奋努力的基础之上,动一下脑子,不要盲目地按部就班地去做事,而是要偏走剑锋、另辟蹊径,干活的时候多思考一下,什么方法还能节省效率,最大化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最好的勤奋,不是盲目地追求时间,以此来感动别人,让别人认为自己的勤奋值得称赞,而是节省时间,最大化地在短时间内追求效率,一分钟能完成的事,绝不拖到1小时后才能完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勤奋的基础。

03

如何面对勤奋过后,得不到好的结果,心里焦虑,去面对的方法?这时候首先应该要做的是“认知调整”。认知方面要注重自我反省,客观辩证看待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的办法。

比如,当你考试考不好的时候,这时候就要进行自我反省,列出来,分析一下考不好的原因是哪些方面。

1、最近我妈妈生病了,需要去医院照顾,我的学习时间被挤压,导致状态发挥不好。

2、我学习的时候效率很低,平时要经常学到大半夜,睡不好,影响自己平时白天听课的效率。

3、不懂的问题没有举一反三,还是没有纠错,任其放过,考试遇到相同的问题还是不会。

反省的时候,把自己成绩不好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统统列出来,有多少列多少,是客观原因影响的,那么就调整客观状态,把生活调整好,然后再去考试,成绩就能恢复。如果是主观原因,如做题缺乏效率,不懂这些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去请教懂这些问题的人,帮忙求助,最终弄懂自我掌握,不糊弄自己。

把主客观原因归纳总结,最后辩证地去看待处理,那么努力勤奋才能具有效率。


其次,培养良好的完成习惯。这里我提一下观点,就是大家在做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过于求快、求多,而是要养成单位时间内完成事情的良好习惯和效率,量化的目标去做事情。

举个例子,健身。

很多人健身有个误区,跟写作一样的错误想法,就是过于追求速度,一天做个百多个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练习,却不考虑自身的情况。平时从来没锻炼的,一开始也追求这样的目标。

这样是不合理的。

最好的就是尊重科学,听从专业地指导建议,每次做多少个,就按照教练他们的要求去做,比如做俯卧撑,教练要求你一组20个,每次休息一分钟,那么你就按照这种方式去练习。前期可能会觉得难以适应,可是当你渐渐养成规律、合理的训练习惯时,你会发现成长和进步的速度更快。

过了半个月、一个月的,你会发现吃俯卧撑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这就是科学指导带来的正面效应,当勤奋在科学的计划和目标上面去实行时,你会发现勤奋不会那么痛苦,甚至还觉得会很愉悦,不仅提高了效率,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

最后,就是培养良好的心态,先稳定做事情的状态,再考虑结果。如果你拥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做事情的计划性和规律,勤奋才会有价值,否则就是低效的勤奋。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成功,不是刻意而为的结果,而是平时努力所形成的惯性使然,这就像玩格斗游戏,蓄大招,平时要想放必杀技,先从普通的格斗技开始,等到时机开始,然后就放,给敌人造成杀伤。

运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同样如此,当你把平时的状态积累好,注重状态的维护,等到机会来临之时,迅速把握,就能一蹴而就。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量变引起质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在学习和实践中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做细小的事情做起,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把勤奋最终落实到成果上面。

相关文章

解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