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修禅,静思,冥想。
世间有如此的多的方法存在,用意皆在让我们清净心灵,洗涤智慧,来迎接越来越复杂的社会。
这次,我们聊聊冥想。
它,并没有这么复杂。
冥想(meditation)
是一种改变与深化意识的形式,能通过获得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的认知与良好状态。
在冥想之中,人们会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并调节呼吸,通过身体姿势(盘坐、或瑜伽姿势),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怎么样?听上去是不是很深奥。
但是本着任何事情都要拆解到细致,然后便能轻松执行的原理,我们再来看一看。
冥想=呼吸+姿势+思维(意识)
Ok,现在我们只要知道以上的三步骤分别需要做什么,就足够了。
那么我们首先要做什么?我相信你或许会说呼吸。
但是我们第一步讲的,应该是姿势。(试想一下,当你准备开始的时候,一定会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姿势,才能开始调整呼吸到正确的节奏,不是嘛?)
一、姿势
# 姿势要符合三点:其一是舒服,其二是能激发冥想专注力,第三就是独立而稳定。
# 安放坐垫(什么都好,你喜欢就行)可以让臀部比膝盖稍稍高一点,至于高多少由你尝试来是否适合。
# 腿部可以是散盘(普通盘腿),也可以是单盘或双盘(如果你会,又可以坚持不觉得难受的话)。
# 吧背部挺直。挺直和伸长脊柱(后仰会让你的意识游离,前倾会让你瞌睡)。
# 小腹向里向上收。
# 手势可以是左手放在腿部中央,指尖朝上,然后将右手放在左手上面,两手拇指相触呈尖塔状。也可以把手放在膝盖上,拇指和食指相触呈圆圈形。手心可以朝上或朝下(还是那句话,怎么做,看你舒服,如果不是这样的姿势,但是你同样觉得舒服,可以集中精神的话,放心大胆的做吧!)。
# 放松肩膀并稍稍向后拉,扩展胸部。头要放平,下巴和地面平行。有意识地放松下巴。舌头可以轻轻抵着上腭(不一定非要)。眼睛可以轻轻闭上,也可以稍稍睁开并向下虚视。
Ok,当你做到以上的细分步骤时候,你已经进入一个很舒服的姿势了,接下来,你就可以调整你的呼吸了。
二、呼吸
#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用鼻子呼吸(不用刻意调整呼吸,只须观察自己呼吸的状态,包括节奏、快慢、深浅等,也可以静静地体会呼吸时的紧张与放松。观察自己呼吸的声音)。
# 让呼吸的状态自然、平静。尽可能地放松自己,几分钟之后,你的呼吸状态就会慢慢地变得平稳下来,会越来越平静。
# 继续观察自己的呼吸,以及呼吸的节奏和状态。很快吸气和吐气会比之前更安静、平稳,体会吸气和吐气之间的平和。吸气时,想象自己正在感受大自然给予身体的能量;吐气时,感觉所有的紧张,浊气排出体外。
# 当注意力从呼吸上跑开时,不要着急,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这种“游离”,然后慢慢地把意识引回到自己的呼吸上。(随着练习时间的加长和次数的增多,随着对这种冥想方法的熟悉和适应,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平静)。
现在,呼吸其实你也会了,同时在学会观察呼吸的方法之后,你的心灵绝对也已经进入一个平稳的状态了。
三思维(意识)
# 把对象放进意识里。(对象可以是环境,可以是空的,总之让你平静的都可以)
# 把意识拉回来。(把心猿意马拉回来)
# 减小空隙。(每次游离的时间在缩短)
# 开始抓住。(能够不间断地专注了,但仍有会有昏沉和焦躁。)
# 掌控全局。(战胜了焦躁)
# 沉静下来。(战胜了昏沉)
# 达到平静。(能够控制最细微的昏沉或焦躁)
# 最好状态(达到这个状态将是清净心灵,洗涤智慧的最好条件,像是入定一样)
# 完美的平衡。(轻而易举,就像呼吸一样)
看,现在你已经彻底的学会冥想了。除此之外,再简单说一下冥想的原理。
可以让你学而知之,为而明之: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现今已广泛的被运用在许多心灵活动的课程中。
以研究超导体而获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人 布莱恩·约瑟夫森 (Brian D. Josephson) 教授,曾说过:“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
而科学的解释就是:冥想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
以上,就是冥想最简单的入门,如果对于这种生活方式还有什么疑问的话,也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