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个视频,里面是几位明星正在聊天,陈坤就提到他的打坐习惯。听他说,他打坐这个习惯的保持,已经有几年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他说道,打坐很有意思,在打坐的过程中去观察自己的思想,不去评价自己,比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自己有嫉妒的情绪产生时,在打坐的时候只是观察到这个状态,而忽视因为产生这个情绪而出现的对自己的责备。通过这样的练习,会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弱化,使自己平静下来。
在听到陈坤谈论打坐时,我马上想到的是。虽然名称不同,但在我看来,这两者的实践体验是如出一辙的。不论谈及打坐还是冥想,这一部分的常规习练会对我们的大脑结构产生影响,这是有科学依据提供支持的论点,大家可以点进,了解有关瑜伽练习者的大脑结构与常人的区别。
瑜伽练习不仅仅局限在垫子上的动作,因为体式法只是中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八支中前半部分基础内容中的一个,在体式中的呼吸和冥想结合,这在我看来是通往瑜伽高阶的必修之路。在这条必修之路上的冥想,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专注。这就是一剂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和记忆能力的良方。
这个观点也是神经学家Ann Alexander所认同的。在她的学术文章Peak Mind中,她提到有关我们人脑注意力系统的知识:
我们大脑中的“注意力系统”是由三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第一个可以被称为手电筒系统。这个系统是在我们注意力集中时开启的,当这个系统启动时,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会更突出。举个例子,当我们准备上课需要一个瑜伽垫时,我们会在家里或教室里寻找那些与瑜伽垫的颜色、质感、形状相符合的物体,当我们找到瑜伽垫的时候是我们大脑中的‘手电筒’系统在努力工作后的结果。
第二个系统类似于一个‘泛光灯’系统,它就像我们小轿车的远光灯一样,视角是宽阔且开放的,在车辆开动时,我们的‘方光灯’系统启动,帮助我们寻找停车标志,留意车速,注意行人和其他车辆。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在寻找什么挺特别的东西,但如果出现状况时,我们能做出及时反应。
第三个系统是一个监督系统。它帮助我们把目标牢记于心,这样我们的行为就会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就好像,当我们在去瑜伽课的路上把车停在停车场查看短信时,这个监督系统就会督促我们停止看手机,赶快去上课。
很大一部分注意力的流失来自于我们的大脑内部,例如我们的思想、情绪、担忧、欲望、计划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被当时的大脑判定为更‘相关’、更‘紧急’的事情,尽管有时候这个判定是偏离我们‘监督系统’轨道的。所以,每天进行的正念冥想能帮助我们将注意力锚定在当下,重新作出与我们‘监督系统’相符合的判定,进而能够进入一个更好的生活状态。
刚才从理论方面介绍了这么多,这会儿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开始练习的正念冥想方法吧!
它的名字叫STOP。这个方法是Ann推荐给众多瑜伽练习者们的,它是基于英文单词stop停止,以及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关联单词含义来开始的。
S代表的是stop,即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停止片刻
T代表的是take a breath,即做一次深呼吸
O代表的是observe,即观察大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包括想法、情绪以及身体感受)同时也去观察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例如所处的环境、我们身边此时此刻的人和事),像开篇之前介绍的陈坤所述一样,仅仅去观察、允许且接纳。
P代表proceed,即带着更清晰的专注力去思考与行动。
欢迎各位伽友们一起来尝试这个正念方法!记得留言和我们分享你尝试后的感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