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心流”概念的是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前系主任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契克森米哈赖说,心流就是“完全投入某个活动中,只为了这个活动而动的状态……完全失去自我意识,时间飞逝,所有的行为、动作、意念像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就如同爵士乐演奏的即兴表演。自己完全沉浸在活动中,尽情挥洒能力”。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心流”或“注重当下”。
心流是注意力极端集中的状态,完全沉浸于当下。进入心流状态,自己和自己所做事情之间的界限消失,正如玩游戏的人与游戏本身完全融为一体,自我消失,意识也消失,直觉和本能主导一切,不假思索地、自动地做正确的反应。人类数千年前就开始用冥想的方式,让骚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冥想可以控制不断涌现出来的念头与情绪,随时进入心流状态。
职业足球运动员莱恩·吉格斯在1990—1991赛季开始为曼切斯特联队效力。吉格斯是英国足球历史上战绩赫赫的运动员,获得了许多比赛的冠军,到了40岁还在联队踢球,而同一个时代的大多数运动员早已退休了。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据吉格斯本人的说法,能够长时间参加比赛的原因是“正确认识自己”。吉格斯说:“关注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哪怕一天只用一个小时进行冥想。”
著名的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也是以通过冥想来改善自己的比赛状态而闻名。老虎的父亲厄尔·伍兹在培养儿子的专注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厄尔·伍兹说,他会不停地尝试分散儿子的注意力,故意掉落高尔夫球袋或者冲其大喊脏话。厄尔·伍兹坚信,老虎·伍兹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凭直觉打球的黑人高尔夫球手”,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测试了专注度。他的预言成真了:老虎·伍兹如今已经是世界顶级高尔夫球手。不管是什么运动,想要靠直觉进行都需要进入心流状态,自然做出正确的动作,运动员和比赛融为一体。电影《巴格·万斯传奇》中,高尔夫名教练说,完美的挥杆动作是“和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一切融为一体”。
要到达这种境界,需仅凭直觉行动,也有必要掌握让内心平静下来的方法。凭直觉行动,不是学来的,而是体验来的。那些给世界带来巨大改变的人,都能凭直觉行动,有的人不用训练,天生具备,有的人则需要后天训练,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就是凭直觉行动的典型代表人物。乔布斯在接受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采访时说,不像西方依靠理性地分析那样,印度人更多是凭着直觉做决定。乔布斯相信直觉力比起西方世界推崇的理性思维更为强大,这个梦想家把逻辑放在一边,凭直觉做判断,正是这种直觉和创造力,iPhone、iPad和Mac等产品才应运而生。
早些年代,人们对冥想没有什么好印象,觉得是闲着没事的人才做的事情。近来,这种印象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因为冥想的好处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它能让内心平静下来,即便是在压力极大的情况下,也可以消除焦虑不安,提高专注度。
2014年,一项研究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对象来探索冥想是否能影响战斗力。由281名士兵组成的8个海军步兵排,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个小组接受20个小时的心流培训,而且连续8周每天至少做30分钟的冥想训练;另一个小组不做任何冥想训练。然后,两个小组进行实战演练。根据《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表的报告,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经过冥想训练的海军陆战队员睡眠质量提高,压力感减轻,在激烈的实战演练后,心率和呼吸恢复正常的时间也相对缩短了。另外一些对海军陆战队的研究也发现,受过冥想训练的士兵的脑部活动和参加奥林匹克的运动员相近:大脑中负责控制恐惧的区域缩小了。无论是战争、商业、体育或是家庭生活,宁静、沉着又专注的心境均能表现出优秀的判断力。要想在高压下选择正确的行动,维持全神贯注的心力是不可或缺的。
就在几年前,人们还认为人们成年之后脑部的发育就停止了,但是最近这几年,科学家发现通过静修冥想,成年人的大脑也会发生变化。这听起来不仅对运动员来说,而且对正在饱受焦虑和抑郁折磨的人们来说也是一大喜讯。改变大脑的功能,能够让人们重新掌控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不是终生依赖于改变心情的药物。大量的研究表明,专注当下时刻,能使大脑许多功能区域变得更活跃、更有效率。这些都是保持专注力、培养积极情绪和保持稳定情绪的部位。所以,静修冥想的人更快乐,能够更好地抗干扰,也更善于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所有这些都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特质。
古希腊格言“认识你自己”被铭刻在特尔斐阿波罗神殿的前院,尽管它的确切含义常常是学者们争论的主题,然而在冥想语境下,这句话揭示了静修的真相。进入心流状态,可以更清楚地觉知内心的声音,跳出被动思考模式,从缺乏自信的牢狱中逃脱出来。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锁闭在心念的牢狱里,就不可能从那里逃出来。虽然没有实打实的铁窗和水泥墙,但是如果经常思虑重重,就会大幅度降低专注力和运动状态。
我把思考分成两个类型:一种是对达成目标“有益的想法”;另一种是对达成目标无益的“有碍的想法”。在选择正确的行动、达成某种目标的过程中,有益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相反,让人分心的、无益的想法只会分散专注力,妨碍进入心流状态。有益的想法可以帮助运动员为即将到来的赛事活动做计划,如制定一个训练计划、安排后勤等。比赛前,运动员可能会在头脑里预演赛场上的一切场景,包括最后一个竞技镜头或是最后胜利的一刹那。像这样的心里观想可以视为有益的准备,是一种积极的想法。让人分心的想法通常是消极的和不理性的,往往是无意识的,以至于自己都觉察不到。这种思考方式会让人紧张,消耗精力,分散注意力。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过:“思考是世界上最不健康的事情,人们死于这种疾病,就像他们死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
冥想的目的是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观察自己的思考活动,体验“此刻、当下”,训练专注力。过程中,念头产生往往是大脑的常态,每当念头涌现并想东想西时,应把关注力重新带回到呼吸上,或者把意识集中到身体内部的感受。我通过冥想掌握了三种简单的技巧。正是依靠这些技巧,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点分别是“轻呼吸”“和身体融为一体”“专注于‘此刻、当下’”。这三种技巧帮助我提高了生活品质,减少了不必要的想法与思虑,通过活用直觉智慧,工作中也越来越有创造力。而这三种技巧的练习都很简单,可以很快学会,也很容易融入日常生活中。经常练习这三个技巧来清空和重塑你的头脑吧。
下一页:揭开“冥想”的神秘面纱
上一页:齐振义的吹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