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一提到冥想,大脑里就会出现一个画面,一群人穿着禅修服,盘腿坐在地上,闭着双眼,听着音乐,一动不动坐在那里就是好几个小时?
也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要冥想呢?我们每天工作那么多那么累,连睡觉都没有时间,哪还有功夫去打坐,做什么所谓的冥想,再说了,冥想能干什么?
还有的朋友也会说,冥想是不是可以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或者焦虑等诸多好处呢?其实大家对冥想有许多的疑问都是很正常的。虽然冥想已经蔓延到全世界,但大家对它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本瑜伽经典书籍,名字叫《冥想》。
这本由瑜伽大师斯瓦米.拉玛著作的经典之作《冥想》一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冥想,冥想的好处以及进入冥想的步骤。书中一一解答了大家对冥想的诸多疑虑。最重要的是,大师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冥想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影响。
斯瓦米.拉玛大师是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瑜伽大师之一,在这本书中,大师对冥想的见解是独一无二的。他强调的是,让我们通过冥想练习,从中获得每一个人的自我转变,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旧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但冥想能够唤醒内心的平静。
如何把冥想带到身边,减轻压力,改善不良的情绪所带来的负面能量,例如抑郁、焦虑等;冥想可以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创造力,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冥想可以戒掉人们的各种瘾,缓解身体疼痛,增强免疫力等,并且这些益处全部都有了科学的证明。
好了,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就带着对冥想的兴趣来阅读这本经典之作吧。
1
在本书开篇中,作者讲述了什么是冥想。人们总是对冥想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其实没有那么的难理解,冥想就是一个简单的注意力训练。
它不分行业、年龄、性别、信仰。在身体层面上不需要做任何特殊或者吃力的事情,也不需要养成陌生的习惯,更无须消耗太多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即使你只是练习了几天,就会看到自身的变化了。
比如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从紧张中放松出来,我们的精神压力就会缓解,同时进一步获得安宁的情绪。即便是短短的几天,只要你是全身心投入,就能起到控制食欲,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愤怒。
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的疾病都来源于心理压力,比如思考过度、心理失衡、情绪失控等,科学家们意识到,仅仅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并不能彻底治愈这类疾病。相比之下,冥想可以让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内在的动力。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大师还详细地指出了人们对冥想的几种误解,冥想不是沉思或思考。虽然沉思有益,但它与冥想是不同的两个状态。
冥想也不是催眠,更不是自我暗示,冥想是一个过程,我们只需要安静下来,完全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
冥想更不是宗教,只是一种纯粹简单的方法,并不会改变你原有的信仰或者文化背景。
其实冥想真的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学会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大脑,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到冥想的准备了。
2
斯瓦米.拉玛大师告诉大家,其实冥想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条件,您可以在家里、城市、公园、海边、山里、任何的地方。也不需要任何时间进行,白天或者晚上都可以,当然,如果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冥想,将会取得最快的进步。
书中详细介绍了冥想整个过程的五个步骤,我们只需要照做就好,没有那么的复杂。
第一步当然就是清理了。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好理解,简单的洗脸、洗手、洗脚,都是有助于身体找到轻盈放松的感觉。
第二步我们需要伸展一下自己的身体。比如双腿和背部的活动,这样能够帮助自己的身体恢复到适合冥想的状态。即便是短短的几分钟,也是能够极大地改善你的冥想体验质量。在这一步我们就是做好热身准备。
第三步就是放松。我们只需要非常舒适地平躺下来,盖上毯子就好。闭上双眼,关注自己的呼吸,这样的练习不超过十分钟。
说道这一步,你是不是已经想躺下来去感受自己了呢?先别着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四步是大脑与神经系统的放松。大家在平时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呼吸呢?
比如说,工作压力大或者焦虑烦躁的时候,我们的呼吸模式是短促并且是上下呼吸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职场人员,问题最多的就是肩背厚,脖子缩短,并有头疼,脖子疼,腰背疼的问题。所以,呼吸具有强大的力量。正确的呼吸模式对情绪的平衡,心理的稳定能起到神奇的作用。
第五步讲的是冥想姿势,这一步会在后面具体讲解。好了,冥想的五个步骤说完了,是不是很简单,大家只需要按照顺序进行就好。
3
我们在冥想的时候,需要什么姿势呢?书中详细介绍了六种坐姿,在这里您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做不到。
如果您没有瑜伽基础,或者年龄偏大,身体不便利,可以采用书中的一个坐姿,就是高位坐。
简单地说,就是请你舒适地坐在椅子上,双脚放在地面,双手放于大腿上,这样就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的困扰。
作者反复强调,无论你采用哪种坐姿,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坐直,保持你的脊柱垂直地面。这样,精微的能量才会自下而上贯穿全身。
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冥想坐姿,可能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怎样开始冥想呢?我们是完全清空大脑还是需要思考什么特定的事物,又或者让自己的想法自由浮现呢?但实际上,这些都与冥想无关。
4
下面我们将进入冥想,意念,曼陀罗。说起曼陀罗,大家可能有些懵圈儿。
大家都知道,当你想清空大脑和心理的杂念的时候,大脑是完全不配合的。也就是说,你越努力,反而会更紧张。完全不能平静放松下来,而专注对于冥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曼陀罗的力量,来帮助自己专注。
曼陀罗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包括了各种声音,音节和词汇。比如最常用的om音,一种声音的纯粹震动。最重要的是用心去聆听,而非耳朵。
如果你还不理解,没有关系,网络的发达,帮助我们可以找到曼陀罗的唱诵。如果您想学习曼陀罗的唱诵,一定要跟随专业的老师获得传授,这就好比一个病人,从医生那里得到针对自己的处方一样,从而达到药到病除。
但要记住,你需要先静坐下来,让呼吸安定下来,缓慢,平稳,均匀,专注地用心去聆听,去感受冥想给身体、心灵带来的益处。
总之,冥想的实际操作非常的简单:静坐,均匀的呼吸。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当意念游离的时候,把它带回到当下。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前面所讲到的知识点。第一个要点是有关冥想的概念和进入冥想的准备工作和步骤;第二个要点是冥想的姿势以及什么是曼陀罗;接下来我们来讲第三个要点,呼吸练习。
5
我们每时每刻不在呼吸,但常常低估或者误解它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受到惊吓,会无意识地屏住呼吸;当情绪焦虑,承受压力时,呼吸则会变得短浅和急促。事实上,呼吸越短浅急促,人们就越不容易进行清晰地思考和保持冷静。呼吸随时反映了精神状态,而呼吸的觉知是冥想练习的精华部分。
书中详细介绍了横膈膜呼吸以及其他几种呼吸方法的练习。随着练习的进步,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精细,安静,顺滑。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讲解横隔膜呼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并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呼吸模式,错误的呼吸方式就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情绪的不稳定以及心理方面的疾病。这些都是因为绝大部分人,普遍是上下呼吸模式的原因。所以我们需要冥想,并观察自己的呼吸,察觉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起正确的,平衡的呼吸模式。
在刚开始练习横隔膜呼吸法的时候,也许你并不太适应,不必担心,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因为我们需要打破原有的错误呼吸模式,重新建立起正确平衡的呼吸系统。所以请给自己一点点适应的时间。
首先让自己舒适地坐下来,保证脊柱垂直于地面,这一点非常重要。
让身体和大脑趋于平静状态后,轻轻地闭上双眼。呼气呼干净,吸气时气息经由鼻腔,喉来到胸腔,呼气时气息通过鼻腔呼出体外。鼻吸鼻呼。吸气时两侧肋间肌向外展开,呼气时肋间肌慢慢地收缩。
整个过程中,放慢呼吸的节奏,肩膀一定要放松下来,不要耸肩。如果你找不到横式呼吸,没关系,尝试着把双手手掌放在自己腋下的肋骨上面,吸气时让肋骨向外推你的手掌,呼吸时让双手随着肋骨慢慢地回落。
试试看,是不是很容易找到这种感觉呢?可能还有些朋友,还是无法找到感觉,请不要着急,让自己平躺下来,确保整个后背和后脑勺挨着地面就好,专注呼吸,再去找这种感觉,相信这一次你一定能体会到什么是横隔膜呼吸。
不得不承认,呼吸是一门科学,是身体和心灵之间的桥梁。呼吸就像晴雨表一样,记录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外在环境对身体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呼吸练习使大脑获得安静和协调。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循序渐进的练习,作者还详细地讲了第一个月的练习与目标,以及第二个月的扩展练习。你只需要按照方法坚持练习就好。
6
然后作者还非常有趣地回答了关于冥想的二十个问与答。我们就来说说,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在冥想的时候,放一些有关的瑜伽音乐。没错儿,一首轻柔的乐曲,的确能够起到抚慰心灵的作用,但这并不能引导你向内在专注。音乐和冥想不能混在一起。所以,音乐对深入冥想是没有帮助的。是不是很有意思,我们的认为恰恰和大师的观点相反。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非常贴心地附录上了,放松练习的精准口令和呼吸训练的详尽步骤。
好啦,这本书就为大家分享完了。冥想真的很简单,你只需要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练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益处。
在这里,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
冥想练习对于我来说,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之一.每天,我会分配好专门用来冥想的时间,就像我们要一日三餐,定点吃饭一样的简单。
食物、性、睡眠、自我保护是我们人类的原始本能。它们的失衡会造成生理影响和情绪波动。那么这种每天有规律的练习,确实是学习如何活在当下的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
你会发现,随着练习的进步,一段时间后,就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冥想让我不会失去任何东西,而是一种自我转变,它让我活出了自己该有的样子。
而冥想的终极目标是平和、喜悦、幸福。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亲爱的朋友们,尝试着每天冥想吧,哪怕十分钟也好。不念过去,不惧将来,活好当下。让自己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控生活。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下一页:静态冥想的两大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