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xin搜索“无为心理专栏”关注
我的实战案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实践案例
一、硬着头皮直奔以往恐惧的商场门口
以前在去商场的路上是最焦虑的,虽然只有15分钟的行程我都觉得特别难熬。每次走到商场门口,我心会狂跳,眼睛游离到不知所措,经过商场门口则会下意识的屏住呼吸,后背出汗。为了逃避这种难受的感觉,我会绕道避开这家商场走,但这并没有让我的感受变好、症状变轻,反而对外面的环境越来越敏感,总在不停地回想、纠错。
实战这一天,同样是想逃避的,心想我还是走其他地方吧,这条路还容易堵车呢, 总之就是自己找合理的逃避理由。可就在这时我想起了王老师的话:“原汁原味地还原,让自己暴露在刺激下,承认自己的害怕”。我决定鼓起勇气去做。
快要接近商场时,脑子有点乱了,条件反射的在说,我不害怕我不害怕。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我的矛盾就是因为害怕才回避,要把现在有退行的行为反回去,不按脑子停止的指令,只去看,去产生恐惧,去感受恐惧,去承认害怕这个事实(这个时刻因为我们分不清楚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真实了,只有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断开精神交互),这样我才能回到最单纯的痛苦状态。
在体验的过程中,我心甘情愿的承认“我很害怕,其实我是害怕的,我害怕视 线接触”。这个时候,神奇的事发生了,我突然觉得脑子里空白又干净,自己很有力量,可以与站在商场门口的人自然对视了,不知不觉间我走过了商场门口。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没有一路屏气过来的紧张,没有乱七八糟的思绪,脑子也清醒了许多,这是从前未曾有过的体验。
二、 带着恐惧主动约朋友聚餐
约朋友聚餐,也是让我心惊肉跳很在意的事情,这两年在公众环境就餐,就没有快乐舒心地吃过一顿饭。我这次直面恐惧,目的还是强化刺激。
又一次路过了那家商场,我看着商场门口的人,特别轻松。吃饭的地方临桌有客人,我居然可以自然地把饭吃完,也可以正常面对别人的视线,没有特别的紧张、心脏加速跳、后背出汗等。如果放在以前,挨着其他吃饭的人时,我就会很焦虑,刻意埋头吃饭,不敢抬头,脑子很乱,强迫自己加快吃饭节奏,完全没法享受用餐的快乐。
在这一次的实践中,我只是告诉自己,想看就看,及时察觉并切断联想、评价、反思、纠结。通过体验我觉察到,当我主动地去接受别人视线,我的脑子很干净,没有杂乱的暗示和焦虑,人也平静多了。
为我这次成功实践打鸡血的就是王老师的“忍受痛苦才能摆脱痛苦”的jiangzuo,我精听了至少有10 遍。老师在其中提到了几个关键点:
“原汁原味的还原,不参与,不评判”,如此就会解开错误防御系统之间某一处的连接,一旦连接断开,这个循环就停止了;
当外界刺激诱发病感,不要应对,要接受产生躯体的反应,继续做当下应该做的事;
不要给自己强加暗示 “我不害怕”,越是告诉自己不害怕,越会害怕且强化了痛苦;接受这种害怕,反而更容易不怕或者它自己就消失了;
让自己暴露到“刺激”中,去体验、去接纳,即使痛苦也要忍受。
这几点是支撑我去实践和面对挫折的强心针。
三、让耳朵充分的红吧
有一次的购物让我感受了强烈的恐慌。因缺少一件货物,当我与女导购反复确定时,惯有紧张反应出来了,我感觉耳朵迅速的红了。其实我处于社恐阶段时,一直很害怕在公众场所露出耳朵,怕紧张时耳朵红很丢脸。那几天自己正 开始尝试把耳朵露出来。我当时知道已进入了症状中,不过我没有持续陷入恐慌,心里想到了一句话脏话!哈!竟然说脏话了。我内心安慰自己,红就红吧,那就再红一点儿,红个够,我就是紧张又能怎么样呢!丢掉“偶像”包袱的我,竟然没有出现之前一紧张就会心狂跳、背出汗、落荒而逃的情景。一股韧劲让我告诉自己不能离开,就站在那儿,置身在这个“现场”。我发现这样处理时身体的感受是,在很短时间内紧张感快速下降了。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等到不紧张了,感受变好时,我才离开。这一次,我内心和身体同步积累了成功的喜悦,并没觉得丢脸、尴尬!
四、错把面对当方法
经常会有心理暗示出现,比如希望今天的出行可以像之前一样获得好的体悟。有了这样的功利心,让我一直处于与症状对抗而不自知,站在对立面去打击或掩盖它,那么这一整天我的感受都会不好。为什么?因为我仍然用森田疗fa去自以为是的面对“敏感”,内心一直有声音说,这个方法有效。我去努力看了,去暴露了,可实际上我内心和行为是回缩了。之后也在下意识地不停回想,为什么不灵,没有效果了?整个人处于蒙圈状态,情绪掉落谷底。
这种带着目的性的实践是错误的。不过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后,让我真正意识到了什么才是接纳。
从这几个小案例,我总结出这样的体会。大胆去尝试之前生活中每一件让我害怕的事情,去面对曾经恐惧的人和环境。越是害怕的场所、产生症状的对象,越应该去积极面对、去挑战。一定抛开思想的束缚或者道德审判,过后不悔!尝试后会发现自己的恐慌、紧张、斜视一点点通过敢于直视而减弱。
实践前和实践过程不是我不害怕、不难受、不陷入了,而是我的信念比之前坚定了。我相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身体明白,只有回到症状才能找到矛盾点,才能抽丝剥茧。我能做到这一点,全依赖于老师的分析与指导、支持和鼓励。
weixin搜索“无为心理专栏”关注
实践方向
一个半月的辅导班学习,我会不会好?这个是我进辅导班之前的想法。即将结业离开辅导班时,我突然悟到,好与不好,好到什么程度我已经不去关注了。因为我清楚地意识到,之所以症状缠身,是我的生活态度出了问题,是我总想让自己活在理想的状态中。
辅导班的学习让我改变的是心态,心态变了,对待事情的态度也改变了,状态也就随之改变了。最能说明状态改变的是,过去让我产生恐惧的很多地方,如商场、公园、 电梯内、十字路口、餐厅等,现在的我对这些地方已经没有了任何恐惧感,想去随时都可以去。我的生存状态已改善了太多太多,我真的非常开心,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曾经想得最多是症状,症状来了怎么办?被人发现看穿我的心思怎么办?明天自己该怎么办?怎么表现才能像正常人?好累好辛苦。现在的我就是健康快乐的一个人,出门没有假想,没有恐慌,事后也不去回想了。
辅导班带给我的信念是注入身体的光,照亮前方也催生了行动力。我们一起加油吧!投入到生活中实践森田liaofa,历练心志,重塑自信吧!
(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于百度图片,非商业用途,如作者不同意使用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