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社交

“我总在伤害最亲近的人”:人际关系中的边界意识

有的时候人们会有这样的困扰。


明明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待不熟的人我可以把事情很周到的解决,使用恰当的语言、得体的方式,和对方融洽相处。


但是换成熟悉的人,我却总是忍不住作出伤人的事。

这是什么原因,又该如何改变呐?


01

人际关系层次


简单来解释一下,人际关系层次


人际关系是一个从内向外辐射的系统,亲密关系是我们最内层的核心关系,如与家人和恋人的关系等可以称之为微系统。


其他依次向外辐射,如亲戚朋友关系等中系统,社交关系,工作关系等外系统。


我们与不同系统关系打交道的方式本来就有所不同,越是向外部的关系越需要我们调动防御,借助人际功能去维护。


因为外部系统的关系在情感上的亲密度并不稳固,我们与同事的情感亲密度肯定不如与死党好,与熟人的关系更次之。


在外部社会关系内,我们的情感参与程度低,需要用人际技巧和社会面具来拉进距离,促成沟通,这是自然的。



回想下小时候,孩子被大人教导礼貌的时候,常常是面对亲戚朋友和邻居的时候,而这些人,叫做“社会关系”。


很少有大人教导孩子要对妈妈礼貌一点,或者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礼貌一点,吃饭的时候要请妈妈先动筷子,回家的时候要先对妈妈打招呼:您好,我回来了。


或者睡觉前要跟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请您休息吧。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因为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都属于“亲密关系”,在亲密关系范围内,感情是天然自有的,不需要客套。


孩子跟妈妈哭闹,跟爷爷奶奶要糖吃,跟爸爸打着玩儿,这都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不需要太多伪装,人是放松的,情感是流动的。



“礼貌”这个外部的规范模式,是用来在亲缘关系较疏远的情况下建立联结,实现友好交流,便于进一步强化关系。


概括来说,不太亲近的关系,需要用礼貌拉近一下关系;上下级的关系,需要悠着点,观察对方需求,遵守基本规则。


在不能自由发挥的关系内,我们需要规范行为,按照具体情境和所处位置礼貌社交

02

亲密关系更容易让人“放肆”


在亲密关系内,我们的情感安全度更高,人更放松,防御系统自然降低戒备。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被关注的渴望和对被照顾被理解的愿望会自然被释放出来,我们的负面情绪也会不由自主地发泄。


在安全的关系内,我们会更轻易地发脾气和攻击他人,因为知道对方是安全的,不会像外人一样对我们产生过度的报复,也就是说,代价最小。


同样,在安全的亲密关系内,我们的人际边界意识会降低,即不把对方当独立个体看,而是看成我们情感和愿望的对象。



亲密关系内最容易不分你我,而许多的冲突均来自这个“不分你我”,它意味着我们容易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对方身上。


按照我们的意愿去揣测对方,把我们的“内心戏”当成关系中的现实。


但在外部关系内,我们的人际边界是相对清晰的,不把对方太当自己人,投射的程度会有所收敛。


当彼此关系足够好,自然有种"你肯定能理解我的心情"的感觉,然后相处过程中你会享受到一种"特权",彼此之间的容忍度会比对一般人更高。


所以偶尔对熟悉的人发脾气之类的,大概一是出于这种信任和依赖感,另一种就是觉得对方肯定还能容忍自己。


同时,熟悉的人相处的时间更长,见到你"发飙"百种情绪的时间也就越多。


而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首先不熟悉,你表现出来的"只是我想让你知道的我",一般都是经过修饰和完善。


其次,我们不熟,所以我做事说话都有所克制和顾及,很少出现在朋友前"我出门不带钱,只要有你不就好了"的绝对。


但是,不是所有的感情都不会受伤,也不是所有的特权都可以肆无忌惮。



人心和情感超级容易受伤,付出太多的总是容易先离开。


如果发了脾气,一定要好好想想怎么弥补才好,最好的朋友也是需要经营的,再好的感情也是要联系的。


亲密关系之所以成为冲突矛盾的重灾区就是因为我们我们会不自觉地投射,更多地忽略对方的真实想法。


我们更愿意相信对方知道我们内心所思所想,不需多说,对方即知道我们的内心想法。关系越近,这种期待就越多。


关系中并不存在无条件的付出或无条件地索取,我们的付出和给予通常保持一个平衡。


交换原则意味着:我用我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你。



我希望得到尊重,我会尊重你;我希望得到善待,我会善待你;我不仅关注我的需求,也看到你的需求。


我不会把你当成一个无限制的情感ATM,只取钱不存款。

03

在亲密关系中保持边界意识


再亲密的关系也要有边界意识!


小时候,父母会说:“你是我生的,你的日记和信件我当然可以看。”


长大了,恋人会说:“在一起都这么久了,你的手机密码为啥不让我知道。”


有些孩子虽然已经成年了,却依然会说:“爸妈,请你帮我做这做那。”

......


在我们的家庭关系中,最缺乏的概念是什么?


——边界感


一个缺乏边界意识的人,虽然很多时候出发点是为别人好,结果却常常是既拖累了自己,又为难了别人,使双方都痛苦不堪,严重的,甚至会四分五裂,彼此仇恨。



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儿女之间、亲属之间、朋友之间,缺乏边界意识的情形不胜枚举。通常有以下4种表现形式:


  • 控制: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不关心别人内心的感受。


  • 依赖: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


  • 讨好: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做出一些为难自己的事。


  • 拯救: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别人过分的关心和爱护。


人没有边界,本质上是没有自我,或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靠入侵别人的领地去寻找存在感。


有些人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小时候被人侵入,长大了就侵犯别人。



边界意识,其实也就是地盘意识,你必须明确划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不允许别人轻易越境,才能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地盘,就不会被生活中各种没必要背负的重担所缠累。


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才能活得简单清爽有力。


04

如何树立边界意识?

为此,向你推荐几种树立边界意识的方法:


  • 这个世界只有三类事情,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首先要分清,你正在面对的,是属于哪一类: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别人的事,最多提出建议,但不要过分干预;老天的事,尽人事、听天命,不过分强求。


  • 不含敌意的坚决。

界限意识是要说“No”的,如果你侵犯我,我就要拒绝你,不含敌意,不带情绪,对事不对人;如果对方因此受到了伤害,记住,那不是你的责任。


在很多因共生关系所产生的矛盾中,那些看起来很复杂的事情,其实本质上就是,“你必须按我说的做”。



有些人甚至会以“爱”的名义来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


这时,你就要表明立场,“你的用心良苦我理解,但我这是我的事,最终还是我说了算。”


  • 明确界线,从小事开始。


界限意识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培养,根据破窗效应的理论,如果在小事上没有划清界限,对方就会得寸进尺、在更大程度上侵入你的领域。


有些事看起来虽然很小,却能传递出你坚决的态度,以及做人的底线原则。


  • 尊重事实,驳回情绪。


如果情绪是好的,可以接过来,情绪是垃圾,必须驳回去。比如:


曾有一个人在企业里做老板的秘书,有天老板对他说:“我一天挣的钱比你一年挣的都多。”


那人回应说:“老板你说的很对,我确实没你挣钱多,但你很累,压力也大,我并不羡慕你。”


此后,老板对他刮目相看,还给他升了职。


  • 在地理上保持界限。


如果实在太难划清界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相互之间离远一点,能避免很多越界的问题。



其实很多人离婚,根本上都是因为父母来到自己的小家庭,让家庭关系变得混乱所导致的。据一位处理离婚案件多年的律师说,90%的离婚都与父母有关。


著名学者叶匡政曾说过:“只有在一个崇尚理性、尊重边界和规则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追求幸福和梦想的权利。


人们越是对每个生命、每种社会行为的边界有清醒的认识,就越会意识到自由、独立、宽容、关爱、怜悯、互助等这些积极价值的重要。”


所以,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清醒的节制比盲目的付出更重要,有尺度的规避比无知的越界更明智。




最后的话:

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之所以“难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明确而正当的界限。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历来是一个注重人情和关系的社会,“情”的因素从来不是人际关系中。



尤其不是家庭关系中匮乏和稀缺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它的高饱和度。


造成了亲朋好友之间界限不清,尺度不明,再加上操之不当,越理越乱,最终会让人陷入到无止境的纠缠当中。


您在生活中对于家庭、孩子、亲友、是否存在关于边界感的困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