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社交

人际之间的距离

中国式的人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的好,有的坏,有时好,有时坏,好好坏坏,连带着算计和各种的埋坑,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立场上的关系。

老李出差了十多天,出差期间,公司工作由小邵完成,由此小邵连续工作了十多天没休息,这让小邵很难过,终于熬得到了老李回来,小邵立马想请假休息,但是老李以工作未能交接清楚为理由不予准许,转瞬间,矛盾升级,口水横飞。矛盾的激化导致关系无法连接,影响到了工作,不得已,领导出面安抚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可是,后来的办公室,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老李、小邵之间的较劲才刚刚开始,比如有时候小邵知道的,就是沉默不说。老李有时候安排工作的时候,总是在下班的时候,总之,各种的较量,都暗暗的发力。

这就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也就是明明彼此之间都已经很清晰的言和了的呀,也握了手,也有笑脸的,但是就是那么的心照不宣。这就是我们的人际关系本质,形式上的表现与实际情况的背离。

为何会有这样背离呢?很明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虽然握手言和了,但是内心被冒犯的感受依旧存在,较劲行为的背后是自己被冒犯了而丢掉的面子,有时候,面子就是一个人的尊严,因此内在较劲是不会消失的,甚至会继续蔓延很长时间。

如老李认同的东西,小邵会找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来反对。比如老李说希望办公室环境好一点,小邵就会以目前的情况还可以,再改进办公室,成本多高呀,多浪费钱呀。看起来是小邵在维护公司利益,私下其实是双方在明面上的较量之一。还有,就是老李因为小邵的多次反对,最后在老板面前诋毁小邵工作不力,多次犯错并且留有证据。当然,老李的这种说法也是私底下跟老板说的。

就这样,老李与小邵彼此都心照不宣的各自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平台进行反击对方,对方都不知情,这种潜在的较量直到一方彻底失败为止。否则就不会停止。

因此,人际关系的距离本质也是自我保护的距离。基于各种事实及案例,我们知道,尽量维护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有一些矛盾冲突,也绝不要过分,因为一旦如此,那么可能潜在的各种反击就会在各种范围内展开。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导致的环境恶化,有时候带来的是长久的被动和不为所知的损失,这种损失有时候是眼睁睁的,却无法阻止。

因此,人际关系的距离,要恰恰好。

相关文章

心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