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社交

警惕!这种家中常备药正被年轻人滥用,形同吸毒!有人甚至在网上交流磕药心得!

最近

能在外卖平台购买的止咳药

竟然被一群未成年人“盯上”

有网友投稿说

看到有人在网上出教程

教大家如何嗑药更爽

更可怕的是

还真有学生因磕晕送往了医院进行急救

而这些中学生嗑药的种类

竟是在药店能买到的右美沙芬处方类止咳药

这些止咳药被未成年人当成致幻剂来服用

顺着这个线索

柳州禁毒发现

有许多关于嗑药的言论

被发表在某社交平台上

点开他们的主页

却惊讶的发现

不少用药者都是未成年人!

有的甚至是十二三岁的初中生


案例故事

据中新经纬报道,16岁的吴小明(化名)因急性肾衰竭躺在重症监护室里,陷入昏迷的他身体插着输液管,连接着各种仪器,依靠氧气面罩帮助呼吸。在抢救前的几小时里,吴小明一口气服用了100多片右美沙芬,为了“忘记眼前的烦恼”。

2018年,吴小明辍学,在一个游戏玩家微信交流群里,看到有玩家在分享一款名为右美沙芬的“上头糖”,并说吃着这个“糖”玩游戏更加刺激,玩多久都不会犯困。

因为好奇,吴小明在网上买了两盒右美沙芬,此后三个月,他的服用剂量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两片,到一盒,再到多盒。


止咳药怎么会被当成致幻剂?

如果我们平时有咳嗽之类的症状去看病

医生很可能会给我们开包含

右美沙芬的止咳片或者止咳糖浆

一次一两片,咳嗽很快会有所缓解

这种药已经问世几十年了

因为在临床中一直

没有发现有生理成成瘾性

所以他一度被称为

最安全的止咳药

但安全的前提是食不过量


过量服用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滥用者在较大剂量服用DM后可出现认知和情绪的改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空洞感、口齿含糊、兴奋冲动、醉酒样、心情愉悦欣快等体验,正性情绪明显。

“青少年一次性吃上10片或一天吃20片以上的右美沙芬,服用半个月极大可能成瘾,且后期用药量会一直增加,极易造成身体危害。停用后则出现心烦、坐立不安、头痛、头晕、失眠、流涕等戒断反应,明显对右美沙芬形成药物依赖。”中新经纬表示,严重滥用右美沙芬患者的复吸率(在一年内)和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相当。


将右美沙芬作为处方药,但这远远不够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专家库专家介绍,自2016年11月份收治第一位右美沙芬药物成瘾患者起,每年收治的患者相关患者便持续增加。这些患者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学生为主,这些患者年龄分为18岁以下、18岁至20岁、20岁以上三个阶段,18岁左右的年轻人占据多数。

这实际嗑药的群体之庞大,已远超我的们的想象。

在国内接连出现了多起青少年滥用右美沙芬的案例之后,2021年国家药监局将原本属于OTC的右美沙芬转列为处方药。

同时还对说明书进行了修订,删除了“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并添加了关于药物过量服用的警示语。

将右美沙芬列为处方药,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药品的获得和使用加以限制,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相比于线下药店,大部分年轻人通常选择从线上电商平台购药。按照国家的规定,即使是线上平台,销售处方药也需要查验医师处方,或者经线上医生问诊后开具处方后购买和使用。

那么,在将右美沙芬列为处方药后,没有处方的年轻人们是否还能买到药呢?

有网友分享自己随机打开了一个线上购药平台,搜索右美沙芬片剂、下单、付款,一气呵成,毫无阻碍。售药平台并未有查验处方的步骤,也没有医生线上问诊环节,连个人购药信息都无需提供,买个处方药30s就能搞定,简单至极。截至发稿,药品显示已经发货。

除此之外,在药品信息的详情页面,没有任何“此药为处方药”的文字或图片提示,说明书也并未按照药监局的发文做更改。


右美沙芬仍被标注为OTC售卖

处方药的售卖不需要提供处方,处方查验环节形同虚设,如果售药流程不规范,那么空有“处方药”这个名义也是无用。

相比于药物带来的健康危害,孩子们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才是一切的源头。我们不难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会选择滥用药物来逃避现实世界?他们的监护人在哪?为什么没有发现孩子的异样?

跟抽烟、喝酒、尝试毒品一样,滥用药物也许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沉重的,回归现实后的痛苦是真切的,对健康和精神造成的损伤是难以挽回的。

如果身边的孩子有此类现象的苗头,没有人加以引导和劝阻,就容易发展成为长期滥用药物还会增加涉毒的风险。也不要以为只有未成年人可能因为自控力差,才会沉迷右美这类药物滥用,成年人过量服用之后,同样也能沉迷其中。

无聊消遣、好奇尝鲜、借助药物逃避现实...不管是出于什么主观原因,原本正经的药品,被用于非医疗目的且大量滥用,值得我们警惕!

而药物滥用的背后还涉及着一个个年轻人心目中所追崇的“亚文化”,这些群体的背后可能还涉及着抑郁、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那么滥用药物后引发的悲剧将一个个重现在我们身边。

部分资料来源:知乎“圈内师老师”、中新经纬


相关文章

心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