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社交

人际关系重要性

人们常用智商、情商来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其实,一个人的“语商”对于一个人说话办事的成败也是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语商”就是一个人说话的水平和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谁,只要肯下工夫积极训练,一定能成为一个说话办事的高手。

一个人的声音是有神而无形的文字,动听的声音也是美丽的画卷。一个人有美丽的外貌那不足为奇,因为那是父母给的。但一个人如果拥有美丽悦耳的声音,那才是最动人的。

在写作中,有种方式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往往很多人物的出场都是由声音开始的,由此可见声音对于一个人的对外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

声音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之一,在电话中,我们往往能从对方的第一句话就能判断出他是谁,同样,声音对语言有着强大的辅助作用。美丽的声音不仅能打动人心,同时更能带出行动,而行动的结果便是展现出另一种人生。

芳是某公司的业务员,其说话的嗓音“珠圆玉润”,不仅为公司获得了大笔订单,而且赢得一位优秀男孩的爱情。足见美丽的声音是有一种直达人心的魅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印象80%靠视觉,其余20%中有14%靠听觉。可见听觉在对人的印象中的重要性,这还是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如果接听电话,由于双方不在现场,交际的效果完全靠声音来完成,那声音的重要性更不用说了。

想必你有这样的经验:打电话到某公司,接听小姐的嗓音如果是轻柔圆润的,你的情绪也许会一下子轻松愉快起来,很乐意跟这家公司合作,而如果小姐的嗓音是干枯平淡的,你的心里会不自觉地一沉,情绪受到影响不说,对这个公司的感觉和信任度也有可能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一个人发出的声音是否能吸引住你谈话的对象,这对你的交往是否成功非常关键,在商务交往中更是如此。当你与他人讲话时,你所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应首先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力求让人更好地了解你,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征服力。

艾米莉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资深业务经理,她最关心和留意客户的销售问题,并总是乐于帮助他人解决难题,但她的声音却让人听来讨厌,那尖叫的声音就像一个小女孩发出的叫声。她的老板私下说,我很想提升她,但她的声音又尖又孩子气,让人感到她说的话缺乏认真。我不得不找一个声音听来成熟果断的人来担任此职。显然,艾米莉就是因为自己说话的音调不合适而失去了提升的机会。另外,生活中,即使有些人有着天使的面孔,但如果她的声音不够悦耳也是不讨别人的喜欢的。

事实上,一个人的声音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一些技巧训练,可以克服你平时的一些怪癖和不良习惯,从而改善你说话时的语调、发音、音量、节奏、速度等。

语言是用来与人沟通的,声音的大小与语言的威慑是两回事。不要以为大喊大叫就一定能说服和压制他人。声音过大只能迫使他人不愿听你讲话而讨厌你说话的声音。与音调一样,我们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也有其范围,试着发出各种音量大小不同的声音,并仔细听听,找到一种最为合适的声音。在任何场合大声说话,会使对方产生压迫感,心情紧张,神经容易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降低交际效果。如果大声到“喧哗”的地步,引起不相干人的注意就更不明智了,这违反了交际场合“不要让自己引人注目”的原则。一般在交际场合的音量以对方听见为宜,电话中还要略低一些。

在语言交流中,讲话的快慢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你向他人传递信息。速度太快如同音调过高一样,给人以紧张和焦虑之感。结果你说话太快,以致于某些词语模糊不清,他人就无法听懂你所说的内容。音速最好是不急不慢,让别人感觉到你在与他谈心,他自然也感到精神放松,交谈也越来越愉快。

研究表明,当人们把音高控制在其音域的中低部位时,他们的声音将取得最佳效果。

不论面对什么人,都要从心底里把对方看成是与你平等的,并对他怀有爱、尊敬、体贴、关怀等等的诚挚感情,如果没有这种感情而只有技巧,一时可能取悦于人,终不能长久,而且自己也很累。如果内心有了感情,再加上熟练的技巧,这样做才自然流畅,悦人又悦己。

总之,让我们变得更加成功的许多优异的东西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通过自身改变原有的东西。声音就是这样,你试着改变一下,也许你会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语调是与人讲话时最直接、最直观的东西。在利用语言沟通的方式中,语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你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无论谈论什么样的话题你都应保持说话的语调与所谈及的内容相配合,因此,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1)注重自己说话的语调——语调能反映出你说话时的内心世界,你的情感和态度。当你生气、惊愕、怀疑、激动时,你表现出的语调也一定不自然。从你的语调中,人们可以感到你是一个令人信服、幽默、可亲可近的人,还是一个呆板保守、具有挑衅性、好阿谀奉承或阴险狡猾的人。你的语调同样也能反映出你是一个优柔寡断、自卑、充满敌意的人,还是一个诚实、自信、坦率以及尊重他人的人。

(2)注意你的发音——我们所说出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个最基本的语音单位组成,然后加上适当的重音和调整。只有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才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3)不要让发出的声音尖得刺耳——我们每个人的音域范围可塑性很大,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单纯,有的浑厚。说话时,你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态度。

有时,当我们想使自己的话题引起他人兴趣时,便会提高自己的音调。有时,为了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又会故意降低音调。但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在自身音调的上下限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

(4)不要用鼻音说话——当你用鼻腔说话时,发出的声音让听者十分难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姆……哼……嗯……”的发音,这就是鼻音。如果你使用鼻腔说话,第一次见面时绝对不可能引人倾慕。你让人听起来似在抱怨、毫无生气、十分消极。有些人将“哼嗯”这种鼻音视为一种时髦的说话方式,但如果你想让自己所说的话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如果你期望自己的语言更加富有魅力,就尽量少用或不用鼻音说话。

(5)充满热情与活力——响亮而生机勃勃的声音给人以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之感。当你向某人传递信息、劝说他人时,这一点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当你讲话时,你的情绪、表情同你说话的内容一样,会带动和感染你的听众。

(6)注意说话的节奏——节奏,即说话时由于不断发音与停顿而形成的强、弱有序和周期性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根本不考虑说话的节奏。而说话时不断改变节奏以避免单调乏味是相当重要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重音和语速。法语不同于德语,英语不同于西班牙语,汉语又不同于英语。人们容易认为,诗歌与散文的节奏有很大差别,其实两者的相对区别则在于一种规则与不规则的重读上。诗歌具有规则的可把握的重音,散文的形式则是不规则的。人们处于一种压力之下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使用一种比散文更自由的节奏讲话。

在办事中,最忌就是夸夸其谈,大话连篇。因此,要想用语言打开办事的渠道,就要做到言之有物。

一个说话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虽不至“才高八斗,学富五年”,至少也是“胸中有物”。“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愈佳”。对交谈者来说,知识是多方面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要求,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也不尽相同。

美国诗人佛洛斯特从说话的角度,把一般人巧妙地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满腹经纶,却说不出来的人;第二类是胸无点墨,却滔滔不绝的人。

第一类人是痛苦的,他们像奔腾的洪水找不到排泄口一样,在需要宣泄自己的感情时苦于找不到适当的方式。他们令人同情和感到遗憾。而第二种人却是令人讨厌的,他们一张口就开始滔滔不绝,从不肯给别人一点儿插嘴的机会。这种人一般都很自私,从来不顾别人的感受,有极强的表现欲。当然,在当今社会,希望表现自己并不错,其实大家都希望表现自己,希望自己被别人接受。能够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也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说话正是表现自己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然而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夸夸其谈,说出的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久而久之,便会令人生厌。

李先生是公司里一位新来的同事,待人热情,又非常健谈。每到午休的时间,李先生往中间一站,就开始了他那眉飞色舞的“演说”,旁边站着几个同事在听,李先生谈到自己过去的职业生涯中的辉煌经历,他曾经在某项目中取得的成绩,曾经在某次调整中得到的升迁。第二天午休的时候,依然是李先生站在中间滔滔不绝地“演说”。他这次又提到他家的房子,他家的房子位于一个高档小区内,光装修就花了几十万,最后又说到室内的电器,每一件电器都是进口的,都很昂贵,便宜货根本不要。李先生说到便宜货的时候,很不屑地挥了一下手,仿佛要把他面前的便宜货全都扫除掉似的。这时,最后一位听他讲话的同事也走开了。

因而,当我们在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让谈话的内容充实而有内涵,让人听后觉得受益匪浅,而且回味无穷。如果只是自顾自地自吹自擂、废话连篇,迟早会令人生厌。所以有时要想“有话可说”并不难,而要达到“言之有物”的境界,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这要靠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涵养,力求让自己的学识充实起来。

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善于说话办事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看得多、学得多,话自然就会说得好。

相关文章

心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