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社交

同辈压力,长辈催婚……那些不想回家过年的年轻人怎么想的?

春节临近,有人已经踏上了回乡的归途,也有人正期盼着回家团圆的那一刻,但还有一群年轻人却表示自己不愿再回家过年。回家过年的理由总是很简单,但不想回家过年的理由却各不相同。不想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们,到底在想什么?

响应“就地过年”倡议不用挤春运还能赚红包

临近年关,疫情却在国内多地散发。为了防止疫情再度流行,目前,已有多地提出“就地过年”倡议,天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强调“非必要不离开”,各地也推行了返乡人员行程报备制度。此外,多地为“就地过年”民众准备了福利红包。例如,杭州对春节期间留杭的非浙江户籍务工人员,按每人600元标准发放电子消费券;宁波发放“留岗红包”;合肥向符合条件的非安徽省户籍员工发放“留肥红包”,每人1000元等。

虽然“就地过年”遵循是自愿原则,而非强制,许多年轻人还是决定“不给国家添麻烦”,也不给自己添麻烦,选择就地过年。潇湘晨报此前曾采访一位今年决定在深圳过年的年轻人,从事外贸生意的她,今年也不得不留在深圳过年。“回去还是要隔离,而且深圳(政府部门)也是希望大家就地过年。”她说,自己应该不会回山东老家过年了,不过她心态乐观,“保持情绪稳定,努力挣钱,先熬过这一波再说。”

路费占了半个月工资过年账单不容小觑

虽然大家常把“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挂在嘴边,但回家过年的支出账单和钱包里的存款多少会让自己少了些回家的底气。一些二三线城市奔赴北上广深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返乡过年的往返路费可能就要花掉半个月的工资,而为家里准备年货、给父母长辈的红包、和同学朋友聚餐等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有网友曾分享自己“忍痛买票”的经历:“定了闹钟起个大早抢高铁票,结果几秒钟就售空,想尽办法用了各种加速包还是抢不到。最后狠心斥巨资买了四位数的机票,付款的那一刻我感觉心都在滴血……”还有网友分享:“第一次工作后过年回家,怎么也得拿出自己已经赚钱独立的气势!给自己换个新发型,买套新衣服,再帮家里置办点年货,还没到发红包的时候呢,工资已经花了大半!”并打趣说:“没想到省吃俭用一整年,过个年就回到解放前。”

怕同辈压力也怕长辈催婚

或许路途遥远的春运、高昂的春节花费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但过年期间来自各方的压力,往往成为一部分年轻人最抗拒回家过年的原因。回家过年总是避免不了同学聚餐,面对久未相见的昔日同窗,发现对方的生活状态比自己好许多,总会带来一些同辈压力。还有部分年轻人,经过许多个春节后患上了“亲戚恐惧症”。小时候过年被问成绩,工作后过年问工资,没结婚时催结婚,结完婚了就催生。原本欢乐喜庆的新年,面对这样步步紧逼的灵魂四连问,也失去了节日原有的快乐。

此前,曾有一段过年被催婚的视频在微博热转,有网友评论:“一想到回家被一堆亲戚围在中间催婚的场景....真实得提前落泪了,这年不过也罢。”甚至有网友发明了“春卷人”一词,用来自嘲自己在春节期间被催魂、被攀比收入、被攀比红包等经历。

曾有人总结自己回家过年的经历:“过年总共只有七天,其中两天奔波在路上,剩下的五天对着聊不到一块的亲戚强颜欢笑,想起回家还要让本来就不多的存款急剧缩水,真害怕自己的玻璃心一碰就碎。”短短几句话,却把一部分年轻人回家过年的“窘境”都写了出来。儿时最盼望的春节,长大后却成为了一种焦虑。春节临近,你还期盼着回家过年吗?

潇湘晨报综合报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相关文章

心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