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用了这个中医方,或许躺下就能睡着

57岁的陈先生,既往慢性胆囊炎病史多年,平素有抽烟、饮酒嗜好,于近3年来经常出现失眠多梦现象,以入睡困难为主,伴头身困重,心烦意乱,食欲不佳,嗳气反酸,大便黏腻,舌质红,苔黄厚腻,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脉滑数。

辗转于各家医院,在消化科、神经科等进行诊疗,病情仍呈加重趋势,慕名找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云枝教授 诊治。

马云枝教授认为,该患者为痰火扰神型不寐,以清热化痰,镇静安神为治则,方用黄连温胆汤加茯苓、焦山楂、生薏苡仁、神曲、珍珠母、牡蛎、白术。

按语

患者中老年男性,以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厚腻,舌体胖大为主症,诊断为不寐病。

马云枝教授指出,患者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多年,加之平素抽烟、饮酒较多,日久损伤脾胃,酿生痰浊,蕴结日久,化生痰热,痰热上扰心神,而致不寐。湿热阻滞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头重昏沉,胸胁胀满,腑气不通,大便粘滞;胃肠为人体的第二大脑,睡眠不足,则胃肠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

方选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使邪热去而不留。

方中黄连入心经,能化心经之湿热;竹茹开胃土之郁,安神定志;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枳壳行气化痰,使痰随气下;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安神定志;加用苍术燥湿健脾,以增强白术健脾渗湿之效;湿邪致病,缠绵难愈,重用茯苓,生薏苡仁以加强健脾去湿之功,杜绝生痰之源。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久病耗伤气血,予首乌藤养血安神;因脾胃功能较差,予以山楂、神曲等健运脾胃。

马云枝教授提醒,在治疗痰热扰神证之失眠时,应重视强健脾胃,脾胃强,则诸证消。

专家名片

马云枝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40余年,据多年临证经验对帕金森病颇有见解,思想独树一帜,认为肝肾亏虚所致颤证者,辨证施治应以补益肝肾,健运脾胃为主。

相关文章

冥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