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蒋孟良教授:经常失眠、多梦、易醒……两味药材助“安神”

你是不是有过以下经历:该睡时睡不着,总是失眠、多梦、易醒,不该睡的时候没活力精神难以集中、疲惫、暴躁,甚至抑郁据统计,被失眠困扰的人高达70%,如何才能拥有好的睡眠成为当代人面临的大难题

为什么会失眠?中医如何治疗失眠?本期《健康e起来》特邀湖南中医药大学蒋孟良教授送上干货。

失眠主要有哪些症状?

◎睡眠时间短,并非一次、两次偶然出现;

睡眠浅,易惊醒,醒来后很难再入睡;

睡眠质量不高,迷迷糊糊状态下,多梦;

第二天醒来感觉疲惫、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等。

如果睡眠不好,对第二天的生活没太大影响,持续时间不长,称之为失眠。一旦连续三周以上睡不好,导致出现了健忘、精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就属于失眠症,建议求医治疗。

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医的角度看,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

1.情志失常

喜、怒、惊恐容易伤到对应的脏腑,喜伤心脏,怒伤肝脏,惊恐伤肾脏,都可能引发失眠。

2.饮食不节

比如暴饮暴食,特别是晚餐吃太饱,宿食停滞不易消化容易引发失眠。另外,喝茶、咖啡、酗酒也可能影响睡眠。

3.劳逸失调

过劳或者过逸都会损伤脾胃,从而引起失眠。

4.病后体虚

有些人病得太久体质虚弱,容易出现血虚,血不能养心就容易导致失眠。

怎么确定是否患了失眠症?

当你符合这些情况,警惕患上了失眠:

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来后再睡不着了。重者连续三周以上。

起床后常伴有头昏眼花、心悸多梦、神疲乏力、心神不宁等。

通过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来妨碍睡眠。

失眠分为哪些中医证型?

蒋孟良教授表示,“难以入睡、睡眠时间短、容易被惊醒、醒来难以再入睡”是失眠共同的症状。但每个人的情况仍各有不同,用中医辨证分型为这几类:

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和心胆气虚。

各失眠证型如何调整?

想要改善失眠,需从根本来调理。蒋孟良教授分享了4招:

1.中药

以上说到的5个证型都可以用到两味药材——百合和茯苓

百合有安神和补脾的作用,脾是气血生化之源,保持气血充盈,有助改善气血亏虚导致的失眠。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具有安神、健脾胃、排湿气的作用。以百合和茯苓为原料炮制的膏滋,味甘滋补,可长期服用。

2.食疗药膳

取酸枣仁、百合、茯苓、龙眼肉和大枣炖老鸭,晚上吃为宜。或者用百合和茯苓炖鸽子,也是改善失眠的食疗佳品。

3.中医理疗

针灸、按摩穴位等都有助于调理失眠。

4.保持好心态

失眠要调整自我心态,可以通过心理暗示,自我调整。

《健康e起来》是谷医堂独家冠名的大型公益健康科普栏目,由名医轮流上线,针对时下常见的健康问题给出应对之策,旨在为百姓解决健康问题,传播医学知识,传递健康理念。如果您有健康方面的困扰,可下载谷医堂健康APP在线咨询。

相关文章

冥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