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辰
第一穴
第二穴
第三穴
卦象

(1)三个穴位按顺序取,使用时要根据情况进行补泻,若是健康人单纯为了“祛病消灾”、“强身防病”时,只须平补平泻,打通经络就行。

(2)如遇“重复穴位”,只须用一次,无须重复。

《运气卦法》是根据“运气学说”和“易经”原理推演而来,《内经》中关于“运气学说”的理论,不仅阐述了的因素及规律,而且还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生物和人体发病的影响,而《易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研究“阴阳”和它们之间层出不究的变化规律。正如明代张介宾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一动一静,乃成易道”,“易”是交换变化的意思,“八卦”是代表阴阳变化的符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统称“八卦”。

本软件所有功能仅供参考学习娱乐用途,无任何现实指导意义,使用本软件引起的任何问题与本软件以及作者一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五运八卦法——三步针法》是根据“运气学说”和“易经”原理推演而来,《内经》中关于“运气学说”的理论,不仅阐述了的因素及规律,而且还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生物和人体发病的影响,而《易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研究“阴阳”和它们之间层出不究的变化规律。正如明代张介宾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一动一静,乃成易道”,“易”是交换变化的意思,“八卦”是代表阴阳变化的符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统称“八卦”。

“八卦”符号主要是由“爻”组成,代表“阴”的符号是由二个短横(?)组成,称“阴爻”,代表“阳”的符号是由一个长横(─)组成,称“阳爻”。八卦是根据“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而引成的。我们知道,阴和阳之间,不断地转化,它们之间有无穷的可分性,《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人体所禀受的“先天之精”不仅来源于父母,还来源于大自然的“五运六气”。战国后期稷下道家提出了“精气为万物本根”的学说,他们认为,宇宙的本源即“精气”,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气”产生的,《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地和自然万物,都是由原气构成”“元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万物的一种统一的物质元素,他在《论衡》中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这里的“万物”,当然也包括“人体”在内,故而他说:“人,物也,万物中有智慧也。”还说:“万物自生,皆禀原气”。《内经》理论认为:“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人之所以有生命,也就是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就在于元气的盛衰存亡。

由于各年“五运六气”的变化不尽相同,所以对生物和人体健康产和的影响也不一样。《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焉,金燥受邪,肝病生焉;……”不同年月出生的人,由于出生当时“五运六气”变化的不同,所禀受到的大自然的精气也不同,因此出现了健康状况不一样、生命寿夭不相同的现象。

祖国医学的理论核心是“天人合一”,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体内的阴阳变化,二者互相呼应。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出身年月,选择相对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有应顺自然的含意。明代杨继洲在他的《针灸大成》中提出的“子午流注”强调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五运八卦法》是强调根据各人的生肖、出生之年的天干、出生的季节,选择其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用以调正阴阳,排除“先天之精”中来自大自然的不良因素,激发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用“后天”的力量,改变“先天”的命运,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