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

如何在家中布置出一个实用的冥想空间?写给高创造力人士

文/周白云(Rita)

"冥想不是你能做的一件事。但你可以变得有冥想特质。冥想是一种特质,而不是一个行为。"——萨古鲁

关于冥想,首先要认识到的是:冥想并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种特质。我们所看见的冥想姿势,只是培养起我们"冥想性"的某种努力。因为在做其他事务时我们较难以静心,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些特别的活动,例如打坐、静躺等,来帮助自己恢复到静心的状态。这就好比是令一杯水澄澈,最好的方式不是摇晃它,而是令它静置,在静置中,它的浑浊物自然会沉落。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当我们打坐、静躺时究竟在做什么——我们真正做的是恢复我们内在的宁静,即通过这些行为,培养我们内在的冥想性。

因此,冥想并不是盘腿而坐,真正重要的是,在盘腿而坐中,你的内在有没有宁静升起。从某种角度上说,无论你做什么都可以是冥想,写作、散步、甚至洗一只碗,只要在你的行为中你获得专注、宁静的感觉。

然而,在冥想性培养的实践中,我也的确发现:每天花3-10分钟盘腿打坐能带来其他活动所不能带来的静心效果。而要让这种效果实现,又需要做到一件事——布置一个冥想空间。冥想空间的布置对冥想品质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一种氛围。

"植物会结出花朵和果实并不是因为你想要它发生,而仅仅是因为你创造了有利的氛围。"——萨古鲁

创造有利的氛围,是布置一个成功的冥想空间的关键。每个人喜欢的冥想氛围都会有一些微妙的不同,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去尝试,亲自去布置,把东西挪来挪去,直到它们看起来令你感到舒服为止。

这里我想分享布置冥想空间的三大原则和五个元素,是我从自己的实践中、以及在看过若干修行人士的冥想空间后总结出来的。无论你所处的环境怎样,以及你具体想摆放哪些物件,都可以参考这几个原则和元素去打造属于你的冥想空间。

三大原则

简单

请一定保持简单。简单的事物能够将心理压力降到最低。我们总是会倾向于将事物弄得复杂,尤其是当我们很在意某件事的时候,好像不为它多付出点心力、不为它多做点什么就对它不够珍重似的。珍重的心是值得嘉奖,然而,越是珍重,就越要简单。在冥想空间中,永远少比多好,或者像那句话说的"少即是多"。尽可能少放些东西。若要把冥想配置减到最少,那么一张垫子,一支蜡烛,就足够了。上一周我就和朋友亲自测试了一下,一张瑜伽垫和一杯蜡烛,完全可以营造出宁静的感觉。如果你的空间很有限,那么只要准备一块垫子(瑜伽垫或任何足以盘腿的垫子)和一杯蜡烛就够了,这是冥想角的极简配置方式。

固定

冥想角一旦布置好以后,就不要移动了。如果你必须移动,例如你可能需要展开你的瑜伽垫,那么至少保持你每天展开垫子的地方不变。如果你是用坐垫来冥想,那么始终保持垫子在相同的位置,蜡烛放在垫子的旁边。

这很难从理论上来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我的亲身感受是,当每天静心的位置被固定以后,静心更容易发生。也许这是因为,我们散发的能量会储存在空间里,当特定状态的能量随着时间的累积而有足够量的聚合时,那个空间就被赋予了一个特定的"场"。这个场无形无相,却支持着我们静心的发生。

从很实际的角度讲,被妥当准备好的事物,本身就是一种召唤——已经有一个东西被准备好了,你有什么理由不享用它呢?只需要走过去,点燃蜡烛,坐好,闭上眼睛,坐上3-10分钟。

冥想角应该很美。美产生两个作用:喜欢和专注。只有喜欢了,你才会情不自禁地想走过去坐下来静心几分钟。只有专注,冥想性才能真正被培养出来。

即使你的冥想角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一块垫子和一根蜡烛,那也可以很美,选择用一个美丽的烛台来盛放蜡烛,选择漂亮的垫子,让这两样事物形成一个整体,就好像靠它们自身就足以构建起一个空间场。

冥想角的任何事物都不应该是"随便"进来的,而应该是由你精心选择过、能带给你能量的事物。冥想角应该达到这样的效果:你看着它,好想去那儿坐一会儿,就好像那是你的一个庇护所。美,能够让你感到放松,当你能够从紧缩状态变为松弛、开放的状态时,冥想性才有可能发生。

五个元素

能量象征

能量象征指任何能带给你特定能量感觉的事物。这一点经常被遗忘,但我发现它对冥想极为重要。我看到过一些修行人士的能量象征之物,有些是水晶,水晶能帮助他们更快地静心或连接到特定的能量状态。有些人会放一些自然之物,例如鹅卵石,因为那让他们想到大自然,这位最伟大、最智慧的老师。鹅卵石也颇有禅意,令人想到流水,提醒我们"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上善智慧。

我自己的能量象征物是一幅画,画中的女人做出合十礼俯身向大地,就像拜倒在大地面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就感到它对我特别的影响,它能向我注入谦卑、合一。这是我非常需要的品质。在每天的冥想静心中,只要注视着它,我的谦卑就在无形中培育着。

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能量象征。水晶、鹅卵石、画,或者其他任何事物。只要你能从中汲取到对你有用的能量。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能量象征,也没有关系,缺了它,你一样可以静心。但是保持觉察。在平日里留意你对事物的感觉,哪些画向你传递特别的能量?把它们剪下来或者打印出来,放进相框里,放在你的冥想角里。哪些事物提醒你一些重要的、你需要想起的智慧和想要培育的品质?把它们放入冥想角。冥想角和人一样,需要滋养,你的用心照顾会使你的冥想角长大,更成熟,更能支持你。

蜡烛和鲜花

每当一枚蜡烛被点燃,一个以太场就被建造起来。虽然并不懂以太场是什么,但我的真实感受是,当一枚蜡烛被点燃,心神的确更专注。点燃蜡烛,和不点燃蜡烛,完全是两样的感受。

蜡烛请选用天然的蜂蜡蜡烛或酥油蜡烛或芝麻油油灯。并不是说不能用石蜡蜡烛,事实上石蜡蜡烛也能营造以太场,但是根据我的体会,石蜡蜡烛的能量场要小一些,蜂蜡、酥油、芝麻油点燃后的能量场更大。更大的正向能量场自然对我们的影响就会更好。

蜡烛,可以说是冥想氛围的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在极简配置中,我保留了蜡烛,因为它对营造氛围太重要了。在灵性修行中,蜡烛的火光也被认为能净化我们身体里的火元素。在我自己的实践中,我也发现蜡烛的明灭对身体的能量场确实有影响。

那么,为什么要放鲜花呢?为了美观。是的,你可以这样去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花对我们的作用差不多就是美观。它回应了冥想三个原则中"美"的原则。

但是在冥想中供奉鲜花,又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出于对能量场建构的考虑。花有极好的能量,尤其是当季花,当我们在冥想空间里供奉上鲜花,我们就与鲜花进行着能量的交汇。这种交汇看不见,但都会影响我们体内冥想性的培养。

并不是所有的花都适合进入冥想空间,我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可以被放入冥想空间的,就是绣球花,这种花有着非常好的能量场,是一种很能吸收灵性能量的花,所以你可以在你的冥想角放一株绣球花。以后我会测试更多的花,也会与大家分享我的试验结果。总而言之,蜡烛和鲜花也是冥想角的必备元素,仅仅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它们就值得拥有。

唤起和结束的铃声

用一次铃声开始,用一次铃声结束。推荐app"insight timer",它有非常灵性的铃声。跟随着铃声开始和结束冥想。这里我想特别提出的是,把每一次冥想设置的时间短一点。有些人总是把冥想当成一件很"庄重"的事,认为一次冥想必须在30分钟以上,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误解,如果你的冥想很有品质,短短3分钟,就可以让你恢复内在的宁静。我自己打坐冥想的时间通常在10分钟,对我而言完全够了,十分钟我就能找回我的平静、补充我的能量。过长的盘腿时间,容易导致双脚的麻痹感,所以每个人量力而为吧。

十分钟一次的冥想,我会做很多次。我的方式是:早上、傍晚各例行一次,中间随时用冥想来区隔不同的工作。我觉得最困难的就是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都用重新饱满、不破损的能量来应对。我做冥想打坐就是为了在执行每个新任务前,都回到能量的饱满状态,用内在的冥想性把我带到下一个工作任务中去,很专注,很高效。

手印

手印用来调节能量系统。做冥想打坐时可以让自己做一个如上图这样的大智慧手印。任何没有体验过手印对身体强大调节作用的人,只能靠你们的"相信"来决定是否要做手印。而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手印的建议,是因为我亲身感受到了手印的强大力量,要不然作出这样的动作,我会觉得很傻——很装模作样不是吗,哈哈。

在作出手印的同时,仰起你的脸,大概25度左右,这是我在isha瑜伽学习的,当你把你的脸微微扬起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会很自然地集中在你的两眉之间,也就是眉心轮的位置,这对你无论是从灵性修行还是从集中注意力的角度都会带来极大好处。

从最实际的角度来看,当你面对烛光,将脸微微扬起,你的内视就会觉得很温暖,这是一种很美妙的感受。

两块垫子

准备两块垫子,一块用来盘腿,另一块用来托起你的脊柱。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技巧,但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不知道它,所以每次盘腿脊柱都很难挺直,而"脊柱舒适地挺直"是所有冥想、打坐、瑜伽的要求。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拿个小垫子把你的屁股垫高,你立马就能感觉脊柱挺直了。

一个真实案例:Rita的冥想角

我的冥想角仅占据我卧室一个非常小的角落,由一张小矮桌和两块垫子组成。冥想用的桌子最好能用矮桌,这样盘腿坐时高度就刚好。矮桌上可以放置能量象征之物、蜡烛、自然之物等,但也不要放太多。让你摆放的每样物件都对你有意义。我摆放了音箱,这是唱诵时外放声音用的,蜡烛放了三个,一盏芝麻油灯、两盏烛台,因为我喜欢更多的光亮。还有个莲花状的小香台,有时我也会在冥想时点香。小花瓶是自然之物,提醒我大自然的轮回和美学上的优雅感受。地上的两个垫子,圆形的是盘腿坐用的,小长条垫子用来垫高屁股。这就是一个简易、但完全够用的冥想角了。我是一个简单、本真、冥思的人,我的冥想角也是同样的风格——简单,本真,冥思。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去打造出拥有自己风格的冥想角。

冥想的诀窍

很多人觉得很难静下心来打坐,这里我要分享一个我的诀窍哈哈,其实我很少直接静坐,我的静坐都是和一段唱诵联系在一起,我发现声音比无声更能让我们进入静定的状态。这段唱诵在此分享给大家,是萨古鲁的isha主题唱诵,萨古鲁说这首唱诵就是他的身份牌,每个唱诵它的人都可以与他连接。

10:31 Brahmananda Swarupa 来自莎拉家

这是首梵文唱诵,一共只有两句歌词:

Brahmananda Swarupa Isha Jagadisha

Akhilananda Swarupa Isha Mahesha

萨古鲁:“Brahmananda Swarupa,让你的生命变得甜蜜。Brahma指的是造物主。造物主被描述成空、无限、光、黑暗。无论什么是创造的基础,这就是Brahma。Brahma也是Akhila, 意味着它无所不在。Ananda指的是造物主的祝福和狂喜。Swarupa是“一个画面”。所以我们说的是造物主狂喜的画面。Isha意思是那掌管(一切的)。Jagadisha也是相同的意思,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Jaga意思是存在。Jagadisha是这个存在的掌控者。有如此多的方式表述造物主,所以我们说整个存在是一个展现造物主狂喜的画面。这也是这个唱诵的基本含义。当我们圣化这样的声音时,我们的意图是:你的一大部分会变得宁静,但是你依旧能保持生命的活力。”

我觉得唱诵和人也讲缘分,我听过不少唱诵,但是能够融入我的生命的就是这一首。我会跟着萨古鲁唱诵七分钟,然后静坐三分钟。在唱诵中,我有过许多奇特的体验,在这里先不讲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是首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极为有益处的唱诵。如果你静不下心来打坐,可以从这首唱诵开始,唱的时候闭上眼睛,面对蜡烛,脸微扬,唱完后闭目冥想三分钟。这会让你很快就开始规律地冥想,将冥想融入生活。有了这个唱诵,你甚至连唤起和结束的铃声都不需要了,因为萨古鲁会带着你,你只需要跟着他唱就可以了。

高创造力和冥想的关系

最后我要来解释下本文的标题,为什么它是写给高创造力人士的。因为我发现现在无论什么工作如果你想做得出类拔萃,都需要极高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又和专注力直接关联,一个没法专注的人,是不可能有创造力的。冥想性的培养,就是令我们提升专注力,投入地做事,这样创造力才有可能出现。

我写本文的最初起因,是因为我要为一位艺术家在她的家中布置出一个冥想角,后来我想到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有这么一个宁静空间,用以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所以我干脆把它写了出来,分享给所有人,期待大家都能早日拥有自己的冥想角,享受每天美丽的冥想时刻。

更多瑜伽教学 瑜伽体式 瑜伽减肥 瑜伽瘦身方法

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瑜伽健身瘦身(ID:yoga36524)

相关文章

冥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