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

心理学:想太多的人,会带来这5种危害(内含化解方法)

杨绛先生说过:

现在年轻人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确实,想太多会严重干扰我们正常生活的运行。


不仅会从身体层面上消耗我们的精力,还会给我们的心灵层面造成压力。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伤心与难过不可避免。


这些消极的状况会让我们的情绪受到波动,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扰和烦恼。


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自己的不良“遐想”的话,无疑在给心灵施压。


不但身体会承受不良情绪的阻塞,精神上也会遭到严重的反噬。


这种来自精神层面的高内耗,会让你难以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其实,想太多的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他们会相对于比较敏感。



那么想太多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危害呢?


心理学家说:想太多的人,会带来这5种危害!


危害1、容易沉溺在过往的人事物里面


一味沉溺于遗憾和痛苦中,才是一场盛大的自我耽误。


想太多的人,会经常性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头脑里面奔腾。


脑海里徜徉了千百遍,双手和双腿还停留在原地,事情纹丝不动。


当你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时,会极大地消耗自己的幸福指数。


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还未来,只有当下是真实存在的,是对自己有意义的。


沉溺过往的创伤事件、沉湎过去的痴男怨女,只会把当下的现实弄丢,得不偿失。



我们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万事万物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


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对待自己的生活,别人就会回馈什么心态给你,生活也会呈现相应的模样给你。


因此,当你想开了,从回忆里拨冗出来,停止想太多,那么沉重的烦恼也会随风消散,跟你好好告别,迎接自己轻快的生活。


要让自己的余生过得美好,就要学会放下过去,把握现在,重新出发,生活就会很甜很甜。



危害2、会对别人的话语进行过度解读


想太多的人,就像福尔摩斯侦探,容易对别人的话语进行过度的解读。


他刚才说我“玻璃心”、“想太多”、“不要敏感好不好”......


我是不是惹他不高兴了?

我对别人来说是个累赘?

我这个人是不是很差劲?


其实,这些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很多时候,别人只是随口的一句话,却可以让想太多的人,解读出层层抽丝剥茧一样的意思,而且都是负面以及消极的阐述。


这种主动给自己的加戏的思维行为,只会增加自己的精神内耗,跳出这种思维怪圈,就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射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活在别人的评论话语里。

危害3、喜欢挑剔,完美主义者的行为


想太多的人,往往同时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他们给一个还没进行的行为预设各种结果,倾向于被一种无法实现的恐惧推着朝目标前进。


因为害怕行为的失败,所以他们经常性在脑海里各种预演,而不在行动上做出实际的操作。


追求完美的过度思考者,对于一点瑕疵和毛病都会定义为失败,所以就会陷入拖延的状态。


对于自己这种劳神伤力的无效思考、拖延行为、无为行为的完美主义者特质,该如何改善?


首先是修正认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识到一切不完美其实都是正常的。


然后去创造一个更随和的本性,实现自我内心的平静,逐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最后用行动去追求“完美”,而不是将自己困在思维的牢笼里,追求所谓的完美。



危害4、经常性陷入低落的情绪观念里


董明珠说过:

“职场上,最降低工作效率的事,不是刷淘宝、也不是聊微信,而是玻璃心。”


可以说,想太多的人,身在职场上,是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委屈的。


因为职场里,大多是只讲利益,不讲人情,理性主导,感性靠边。


如果只是被说了两句,就陷入低落的情绪里,直接辞职走人,那么自我永远得不到发展。


因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烦恼和不顺人意的事情都会接踵而至。



若是自己总是想太多、过度深化自己的消极情绪,那么就会徒增烦恼、损耗精气神,无法全心全意地工作和生活。


想要从这种低情绪的状况里剥离出来,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钝感力。


钝感力不是行为的佛系,而是心智的冷静,跳出自我的情绪沉溺,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拥有钝感力的人,心眼儿大,那么事儿就变小了;一旦事儿小了,那么人生也就跟着顺了。



危害5、时常产生事后诸葛亮的懊悔心


“我刚才不应该这么说的,他会不会误解我的意思了?”


“这件事我就不应该这么处理,结果真的很不如人意!”


“我今天穿的这身是不是很败笔?怪不得状态那么差!”


想太多的人,容易沉湎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对其进行消极解读,然后产生各种事后诸葛亮的想法,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怀抱懊悔之心。


《无声告白》里的这段话特别戳人心: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想要停止这种胡思乱想,就要懂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保持钝感力,勇敢做真实的自己。


正念压力管理大师李勇老师说过:

你心里有什么,你看见的就会是什么。

有一种累,叫做想太多。

有一种胡思乱想,叫做高敏感。


想太多的高敏感性格,并非是一种缺陷或者弱点,利用得当,乃是不可多得的天赋优势。


因此,摒弃负向的思维解读,学会接纳自己,臣服现实,看似劣势的一面,就会得以优化。


想太多的内耗不仅没有必要,还会不断地伤害自己,我们千万不要去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


当你本身正向积极时,你就会像一个磁铁,吸引越来越多与你能量同频的人来到你的身边。


以上就是想太多的5种常见的危害,看看你是否有中招呢?

如果发现自己困于这种状态,想要停止想太多,可以后台扣“1”,一起参加正念冥想禅修。

相关文章

冥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