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

正确的使用正念冥想,摆脱抑郁症

  用理性处理情绪

  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情绪的进化起源,解释这种在进化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本能,那么为什么和现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呢?在进化心理学这套解释方法中,简单一个词的总结,就是“错配”。

  在进化历史上,包括抑郁在内的情绪工具,对生物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但是现代生活,需要我们处理大量信息、需要经常调用理性分析、需要在不同任务场景之间快速切换。所有这些,都是古老的情绪工具无法适应的。于是,抑郁症就出现了。

  从这个角度说,抑郁症的产生,可以看成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先后学会的两种生存能力——情绪和理性之间的冲突和错配。那么,我们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理性帮助我们对抗情绪呢?在我看来,用理性对抗情绪,至少有两个思路被证明是有效的。

  第一个思路,就是我们动用理性去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抑郁症,然后开发出对症的治疗方法。站在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本质上就是我们动用进化赋予我们的理性,去解决进化带来的情绪疾病。咱们这里,重点聊聊后一个思路,那就是——直接调动大脑当中的理性元素,调动大脑的皮层,去和情绪交手。

  正念冥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互联网上,关于正念冥想的介绍和课程已经非常多了。但是我猜,你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有点不由自主的神秘感。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正念”和“冥想”这两个词,都来自于古印度。在古印度的佛教传统中,冥想是一种修行方式,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打坐沉思,最终觉醒和开悟的那个过程,就是冥想。正念则是佛教八正道,也就是八种达到涅槃的修炼办法之一。正念这个词的意思,其实就是深入观察,观察自己的身体,观察自己的心灵,并且和观察对象融为一体。你看,天然就有点宗教和神秘色彩。

  但如果把它看成一种和心理治疗类似的、改变一个人大脑工作方式的训练方法就简单多了。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闭目养神,调整呼吸,然后引导自己的思维扮演一个观察者的角色,不加评判,也不带感情色彩的干扰,只是单纯关注当下自己的身体状态、情绪状态、脑海里的各种想法。观察的对象,可以是每次呼吸时候鼻尖对空气的感觉,可以是四肢肌肉的紧张状态,也可以是自己脑海里刚刚跳出来的一阵悲伤的情绪,都没有关系。

  这种把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身体分离开,让思维观察身体的状态,就是正念冥想试图达到的目标。

  我们举个例子吧。假设一个人正处在抑郁状态中,那么在正念冥想的过程里,他会观察到的自己的情绪状态——我发现,我正处在一种“觉得未来毫无希望”的状态等等。

  这样一来,就等于把一种基于进化本能的情绪反应,比如绝望、抑郁,给完整地提取了出来,放到负责理性思考的大脑皮层里去做阅读理解了。这时候,大脑皮层就会自动开始分析和解读——

  正念冥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主动用理性去认知和处理情绪状态的过程。我们是在用进化历史上新近学会的本领,对抗更加古老的进化本能。

  正念冥想的作用机制

  你可能会好奇,正念冥想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这里,请允许我简单猜测一下冥想可能的作用机制。在我看来,正念冥想可能会通过身体和大脑两个截然不同的路径发挥作用。

  所谓通过身体——

  是因为正念冥想会训练我们有意识地放松身体,放慢呼吸,放慢生活节奏,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反应,比如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睡眠改善、饮食更加健康等等。这些直接的身体反应,很可能会向大脑释放一些反馈信号,通过激素、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从而起到对抗抑郁症的作用。

  所谓通过大脑——

  是因为正念冥想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自我意识,甚至让自我意识与身体的其他部分脱离的过程。这件事听起来好像很玄乎,但却是有确凿的物质基础的。

  自我意识,同样是进化的产物。在整个地球生物界,只有包括人类在内的几种动物拥有自我意识,比如大猩猩、黑猩猩、海豚和大象等。人类的自我意识,可能和一个叫作“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大脑区域有关。当我们在思考和自己相关的问题,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判断的时候,这个大脑区域就会非常活跃。

  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念冥想的过程,也许可以粗糙地看成是——我们有意识地调用内侧前额叶皮层这个大脑区域,让它作为观察者,去审视我们身体的其他部分,甚至是我们大脑其他部分的过程。也许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能够发现自身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出现的问题,然后有意识地去对它进行调整。

  正念冥想的适用范围

  那正念冥想这种方法,什么时候能用呢?

  正念冥想强调的是,一个人通过对自己的仔细觉察,帮助自己认识到,所有的情绪都仅仅是自己的一种认知模式,并不代表客观现实。但归根结底,两者都是在尝试改变一个人大脑中固有的认知模式,从而帮助他从抑郁的状态中走出来。

  既然如此,那正念冥想就天然可以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起来,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这就是所谓的“正念认知疗法”,在这种疗法中,正念冥想成为了心理医生的武器,帮助他挖掘患者心中错误的认知模式,并且加以改变。

  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明。不管是在缓解抑郁症状方面,还是在预防抑郁症复发方面,正念认知疗法的效果都和认知行为疗法、抗抑郁药物治疗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当然,对于症状极其严重,甚至出现急切的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心理治疗也好,正念冥想也好,可能都不太适用

  正念冥想是一个完全可以自己学习、自己反复练习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它完全可以被用来帮助健康人做情绪调节,从源头降低抑郁症和其他情绪疾病的发病率。

  在互联网上,我们能轻松找到正念冥想的大量教材、书籍、音频、视频、手机App,应有尽有。这些材料的内容其实都大同小异,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自己上手试一试。

  而更重要的是,既然抑郁症这样的情绪疾病,本质上是“错配”的产物,是我们这颗在进化历史中缓慢出现、在狩猎和采集的年代最终定型的大脑,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结果。这也就意味着,情绪问题将会长久和普遍的存在于人类世界当中,并且可能会越来越普遍。

  未来,也许情绪管理会和阅读、写作、数学、饮食、运动一样,成为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到那个时候,正念冥想这样能够自己开展的情绪管理工具,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关文章

冥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