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社交

自我接纳,能治疗社交恐惧

今年,我找到了应对社交恐惧症的方法。

虽然没能变得“社交牛逼”,也有巨大进步——不再害怕跟人交流,沟通中镇定自在。


01

社恐的我


以前,一个人待着时我才自在,当我不得不跟别人交谈,出席多人场合时就犯怵——紧张,不知所措,心跳加速,甚至发抖。


看着别人、听别人说话时,我总在想:

他们怎么那么自信,活得那么好?!我在他们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他们会不会小瞧我?会不会看到我的一些短处对我鄙夷不屑?


越是这样想我就越紧张、焦虑,因此我宁可一个人待着。然而,总一个人也不是个事儿,我被人逼着出去,我想跟别人建立联系来驱赶内心孤独。


于是,为了让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感觉好点儿,我开启了自我防御:撒点儿小谎。


比如,我过得很不错、工作特顺利、我总是很幸运、大家都喜欢我、我孩子特别乖……这些都是我营造出来骗别人、骗自己的。


说的时候感觉还好,事后,脑中清醒的小人儿便来责骂我,让我陷入深深愧疚中。同时,更怕让自己暴露在人群中——露馅儿岂不是更被人鄙视?

如此往复,甚是痛苦。

02

开始疗愈


后来,我学了武志红老师讲的心理学课程,他很强调“真诚”——不欺人,不自欺。在世间真诚地展现自己,这样会越过越好。

这种说法瞬间就触动了我——在社交中,我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不敢跟别人说话,我怕暴露太多的缺点。

之所以会这样,表面上是不自信,总觉得跟别人比相形见绌。更深层的原因是不接受自己——我在否定自己,觉得这样的自己不够好。否定带来内心冲突,冲突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很痛苦,很麻烦,我决定做些改变。

有天,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看到别人都开豪车、事业蒸蒸日上,而我几年来换了几份工作都没有做得特别出色,当时还待业在家。那一瞬间我特别自卑,连站都不知道该站在哪里了。

轮到我说话时,本想出于掩饰说:“我家庭条件还不错,我目前不想被工作捆绑,就在家里思考人生,准备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

后来我打住了,坦诚、自嘲地说:

我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要干啥,没有明确的目标,工作也做不好,想挣大钱也没有好门路。如今,就这副样子,在家带带孩子,读读书,偶尔在网上表达一下想法,写写文章、码码字。


说完之后,我整个人都轻松了——我知道肯定没有撒谎后脑中小人儿的责备、也没有否定自我的内心冲突,接下来就是别人怎么看我了。


但,那是他们的事了。


没想到,朋友们开始附和:我也没什么梦想、工作也只是工作、我也时常怀疑人生……


他们是在安慰我吗?无论与否,感觉都很好。从此,我爱上了坦诚待人待己,开始自我接纳。


小结:

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真诚便成为可能。当你真诚,就没有那么多心理上的反抗了,如此内耗减少,也减少了社交中的人际消耗。


这之后呢?并不Happily Ever After。

03

找到情绪出口


人,总有情绪。


有时在人群中,感受各方对自己的建议、看法、评判,我瞬间就能升腾起愤怒、伤感、恐惧、嫉羡、自卑等情绪。

有的异常强烈,以至于我久久不能平静,夜晚躺在床上还会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到这儿我才明白,接纳自己,不仅包括接纳自己这个人,还有这个人的情绪——我就是会紧张、不安、愤怒、悲伤、暴躁。


冷静地接受这个事实,然后观察揣摩这些情绪,尽量找一种方式消解掉这些情绪,让自己舒服,重新获得能量,再去跟世界碰撞。


至于消解方式,也因人而异。有人寄情山水、有人沉浸于爱好之中、有人执着于表达,比如我。

我会在一天结束后,将自己的各种感受写在日记本里,或者将有启发的事,写成文章发在自己的账号上。表达着、表达着,不知不觉抚平自己内心起伏、实现与自己的和解。


所以,我也建议你试着写自己的情绪。你不一定要写多好,只需对面有人一般表达自己就可以。研究表明,这种方式能有效改善心态,让人从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


至此,我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最后,我想对有社交恐惧症的朋友说:

你没有问题,你觉得自己有问题才是问题的根源。接纳自己、接纳情绪,真诚表达,你会好起来的。


谢谢阅读,本文结束。

相关文章

心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