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畅销书市场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原因,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通过学习“自我实现预言”,我们知道如何给孩子鼓励;通过学习“基本归因错误”,我们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通过学习“框架效应”,我们能够识破商家的套路;通过学习“认知失调”,我们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
至于“刻板印象”、“自我妨碍”、“习得性无助”、“自我服务偏差”等概念,更是时常见诸于各类文章之中,犹如一把把金色的钥匙,打开了通往我们心理秘境的封印之门。
可以说,社会心理学,直接关乎到我们的人生成长。
只是,有关社会心理学的书籍,综合性、专门性、学术性、普及性的经典著作都很多,可谓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如果全部读完,必然会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在这众多的社会心理学书目中,找到能够快速入门、并能够把握其中脉络的书籍,对于我们学习这门学科,极为重要。
最近,读到陈晓老师所写的《什么心理》,感觉这本书,便可以作为快速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备选书目之一。甚至,如果让我列一个“社会心理学”的书单,我会把这本书放在第一位。
陈晓,是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硕士,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心理学教授,从事心理学科研、教学和咨询培训10余年。并且,他还是一个“网红”,在武志红的“看见心理”平台上,由他作为主理人的“人人都用得上的心理学”,已有10万+用户学习。
他所写的《什么心理》一书,对于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解读。以陈晓的学术出身来说,专业性毋庸置疑,但在这本书中,更为吸引读者的,还在于其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书中,陈晓用很多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些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向读者讲解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比如:
认知失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认为每个人对于世界有很多的看法,但看法与行为,或者各种看法之间会出现不一致,引起心理的紧张感。为缓解这种紧张感,我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以确保对世界的看法和我们的感觉保持一致。
故事:在小王子的星球上,飘来一粒种子,长成了一朵玫瑰。玫瑰告诉小王子,自己独一无二。小王子深信不疑,给它浇水、为它除虫,悉心照顾它。然而,有一天,小王子走进一个花园,花园里有5000朵玫瑰,与他的玫瑰一模一样。然而,小王子却依然认为,他的玫瑰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小王子的想法,来源于狐狸的一句话:“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使得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应用:陈晓在《什么心理》中,认为狐狸所说的话,所体现的就是认知失调。因为,在狐狸那句话中,所含有的因果逻辑,并不是因为玫瑰重要,小王子才会为玫瑰花费时间;而是因为小王子为玫瑰花费了时间,玫瑰才会如此重要。
具体来说,小王子的玫瑰,其实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如果小王子为一朵普通玫瑰,倾注了大量的心力与时间,那么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因为,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那么小王子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认为这朵玫瑰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很多女孩遭遇渣男也是如此,明明知道对方渣,却就是舍不得分手。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女孩为渣男付出了感情,如果她们认为这个渣男人品太差,那么就会引起自身的认知失调,于是,只能煎熬在纠结的情感之中,等待着奇迹出现。
高自尊理论:高自尊分为两类自尊,一类是安全高自尊,自我评价稳定积极,不依赖外在评价;另一类是脆弱高自尊,对自我的评价较为积极,但十分不稳定,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
故事:王后问魔镜:“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镜回答:“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白雪公主。”王后很生气,决定要杀死白雪公主。
应用:陈晓认为,白雪公主中的王后,是典型的脆弱高自尊个体。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感觉良好,但心理上十分脆弱,一旦遭到批评,就会威胁到自我评价,并因此采用各种防御手段,甚至会以对外攻击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自尊。
脆弱高自尊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稳定高自尊,表现为今天感觉良好、明天或许就感觉糟糕;第二类是不一致高自尊,表现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自信,但内心却极度的自卑;第三类是依赖型高自尊,表现为依赖某种具体的标准或结果,比如考试成绩、领导表扬等。
这种自尊状态,不仅缺少幸福感,而且表现出高水平压力、愤怒、攻击、人际关系问题、酗酒及饮食障碍,并且还更容易产生偏执、自恋、边缘型人格障碍。如果存在这种情况,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框架效应:是指人们做决策时,需要以获得的信息为基础。这些所获得的信息,便构成了所做决策的“框架”。
情境:陈晓在《什么心理》一书中,提到了两种情境。
第一种情境是买笔记本,你楼下超市卖15元,而距你家20分钟路程的另外一家超市,同款笔记本仅卖5元。你会在哪个超市买?
第二种情境是买笔记本电脑,你楼下商店卖8000元,而距你家20分钟路程的另外一家商店,同款笔记本电脑卖7990元。你会在哪个商店买?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他在课堂上问过自己的学生,很多学生表示愿意浪费20分钟,去买便宜了10元钱的笔记本,却不愿意浪费20分钟,去买同样便宜了10元钱的笔记本电脑。
应用:在以上两个情境中,存在两个框架,一个是15元的框架,另外一个是8000元的框架,两个框架大小迥异。因此,同样是耗费20分钟节省下来的10元钱,与两个框架相比,带给人的心理感觉也是不同的。
在《什么心理》一书中,陈晓还提到了一个商家套路,那就是设置出高、中、低档商品,供顾客选择。其中,低档商品功能极少,属于濒临淘汰的类型;高档商品功能较多,但很多属于鸡肋设置;中档商品则在功能配置上,能够较好满足顾客需求,性价比较高。
商家这样设置的原因,就是将低档商品和高档商品作为对比,衬托出中档商品较好的性价比。这样,也就形成了以中档商品作为“主打品”的销售框架。
以上便是《什么心理》中,陈晓用有趣的故事或者社会现象,讲解社会心理学的例证。
当然,仅仅是书中的这些趣味性,并不足以将其列为社会心理学书单第一位。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这本书能够为读者梳理出比较系统的学习脉络。
该书共分五部分,涵盖了自我、行为、态度、情感、偏见等内容,比较容易让读者搭建出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框架。
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很多图书,大多是直接译自国外的著作。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思维存在差异,对于国外的著作,可能在图书结构、讲解内容、或者所举事例上,很难让读者快速理解,进而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对比来说,陈晓所写的这本《什么心理》,更加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所举事例也更适合国人理解接受。而整本书的结构,也更加便于让读者理清社会心理学的千头万绪。
所以,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快速搭建起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金字塔。而且,这种学习系统建立之后,也更便于通过阅读其它书目,为这座学习金字塔添砖加瓦,并进而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双11好物节#
下一页:心理测验:真能测出“我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