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燕园.全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目录
案例:没有朋友的女孩
娟娟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从小很受老师和父母的宠爱。但遗憾的是,娟娟在班上没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原因是同学们都觉得与晓佳交往太困难。举一个例子,每当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难题后,由于晓佳学习能力强,她总能迅速简捷地解出来。对此,她的同桌说:“你太牛了,这么难的题目都会解。”
这本来是句好话,可是娟娟心里却想:“她这是想干什么?她是想通过吹棒我,让我骄傲自满,她好趁机在学习上超过我。”如此一想,晓佳对同桌开始防范起来。
有一天,娟娟生病了,请了一下午假,她的书包落在教室里,同学好心帮助娟娟送回了书包。本来娟娟是应该对这个同学感激的,但是她马上想到,这个同学是不是私自动了她的书包,偷看了她总结的笔记……这么一想,心里又别扭上了。再见到这个同学时,娟娟也没有好脸色。
小时候,娟娟凭借成绩好,在人群中还如鱼得水,但是随着年龄长大,周围的孩子也有了判断,娟娟这样使得身边没有一个好朋友,娟娟常常为此不开心。
父母帮她分析原因,劝娟娟要信任别人,但是娟娟不服气,说现在社会上就是有坏人,难道自己要当个傻瓜吗?父母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娟娟了。
猜忌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在这个世界上,不守信用乃至故意欺骗的事越来越多,以至形成了一种现代社会的常见现象——信任危机。
清大燕园.全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的根基是信任
不信任会让人丧失人际交往的机会:猜疑是人际交往之大忌,它会葬送一切友情,只会把人际关系导向冷漠和对抗。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说明人们之间的尊重、友善是一种相互的递进过程。然而,假如你先就对对方持一种猜疑的态度,把对方往消极和坏的方面想,则你的行为也会自然地按照你的观念,表现出某种不友好、不尊重的意味,这必然导致对方相应的不友好、不尊重。
不信任会让自己内心痛苦:每个人都不能独立于他人单独存在,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要与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交集。如果丧失了信任,我们将活得如履薄冰。由此,我们觉得生活中充满着威胁和陷阱,进而导致神经紧张,无心做事。因为不信任别人,会讲自己包裹起来,渐渐地形成封闭的内心,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引导孩子学会信任
倘若你孩子以前生长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比如,爸爸妈妈经常不在身边,甚至为了暂时安稳住孩子的情绪,会经常骗孩子,这样一来父母让孩子总是到不信任,则他会把多疑变成一种习惯而融入自己的性格之中。因此,当孩子经常出现不信任别人的行为时,父母要给予孩子耐心的引导。
清大燕园.全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引导孩子理性思考,不无端猜疑
清大燕园.全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要帮助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
增强对自我的调节能力:一个人在人生旅程中, 难免遭到别人的议论和流言。 如果猜疑别 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必放在心上。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当我们转换思路,会发现,流言制造者往往是内心出于嫉妒或者不安,也有可能是他自己内心产生的受害者假想。但是不管怎样,让孩子明白那只是别人说的,并不代表真正的他自己。鼓励孩子去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
加强交流,解除疑惑:有些猜疑来源于相互的误解,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交流。而且解除误会的交流越及时越好,最好能做到第一时间与第一人交流。而不要通过第三者传话。当然,除了语言的交流,发信息交流或者诚挚地写一封信,都是不错的方式。
下一页:夜读|6条人际关系法则,句句良言
上一页:关于职场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