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社交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如何才能克服社交恐惧症?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们需要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来建立联系。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渴望通过交往来实现自己的社会属性。

尤其青少年时期,往往特别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是有少数青少年却存在交往障碍,跟同学的交往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导致了性格孤僻、不善言谈。如果不能早日治疗,不但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压力和伤害,更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社会交往和婚姻家庭。

社交恐惧症都有哪些表现呢?

1、恐惧。与人交往时,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

2、孤僻。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命清高,不与人为伍。另一种是有某种怪癖,使别人无法接纳。

3、自傲。常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盛气凌人,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

4、嫉妒。常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乃至在行为上冷潮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

5、猜疑。常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容易引起心理隔阂。

6、敌意。讨厌他人、仇视他人,甚至表现为攻击行为。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呢?

青少年人际关系困扰产生的原因多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

1、社会媒体的一些宣传,例如过度亲密的朋友关系,带着两肋插刀式的武侠朋友义气。

2、家庭中,因为父母工作的繁忙,多数家长只是关注在孩子的学习和成绩上,对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都有所忽视。

3、学校里,因为成绩、地域等多方面因素,会形成很多不同的帮派,不同程度上会对一些青少年造成排挤。

4、青少年自身的自卑心理,对自己过分低估等也会阻碍与他人的人际交往。

孤独寂寞的心理长时间会影响一个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人需要融入集体中,需要和他人交流和沟通。人际沟通交往是需要学习的,家长不应该替孩子做好一切的决定,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和情绪,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如果孩子由人际障碍导致的情绪低落、成绩倒退,自己没有办法疏导孩子的时候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小伟,自小生活环境复杂,因遭遇贫寒,而不被同学、老师认可,同时也在父母的否定、责骂的亲子关系模式中长大。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极度不自信,多疑、敏感更加严重,慢慢发展成社交恐惧。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后,逐步走出了阴影,重新开始以一种正确阳光的姿态面对人生和周围的人际关系。

“人”字的一撇一捺,意味着需要相互支撑和依靠,才能走完漫漫人生路。人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被生活打败。

面对社交恐惧症,我们要有说“不”的勇气,坦然面对,不逃避,正确解决。

相关文章

心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