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中老年人深夜睡不着,靠吃药助眠?用药注意6点有助睡眠更安全

绝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睡不着的经历,漫漫长夜、辗转难眠,让人备受煎熬。失眠问题纠缠着很多中老年人,对于使用药物来帮助入眠,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些药物有没有副作用?若并用其他药物或食物会不会交互影响?以及服药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

中老年人与年轻人睡眠有何不同?

睡眠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修复大脑和身体、稳定身心以及建立我们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睡觉,我们的大脑功能就会恶化,注意力会分散,工作效率会下降,身体容易疲劳。近年来,还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在临床上,睡眠包括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显示出我们接近清醒时的脑电图状态,并且显示出快速的眼球运动。正是在这个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我们才会做梦。另一方面,非快速眼动睡眠是大脑活动减少的一种情况。

睡眠阶段分为1到4,当我们入睡时,从浅睡1开始,逐渐进入深睡2、3、4。3和4被称为“慢波睡眠”,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一般,睡眠从非快速眼动睡眠开始,大约每90到120分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之间交替。

在健康的成年人中,深度睡眠往往出现在睡眠的前半段,而快速眼动睡眠在后半段增加。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睡眠变得更轻,到了70岁,几乎没有慢波睡眠,我们变得更容易清醒。因此,中老年人睡眠的特点包括“睡不着”、“感觉不到深度睡眠”、“半夜容易醒”。

服药期间,注意6点有助睡眠更安全

很多中老年人清除了生活忙碌、工作压力等情况,仍然还是难以摆脱失眠。那么此时我们就需要服用助眠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失眠药物包括苯二氮平类与非苯二氮平类、镇静型抗忧郁药物、非典型性精神治疗药物等。在服药期间,医师会依我们的睡眠品质、白天的活动功能、药物副作用的风险,以及长期用药后的身体或心理成瘾性等等,做一整体评估,再据以调整药物。不管怎样,我们在服药期间注意以下6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睡眠,还能更安全。

首先,我们一定要注意药物的交互作用。由于大部分苯二氮平和非苯二氮平类药物是由肝脏CYP3A4酵素系统代谢,故CYP3A4系统抑制剂会增加苯二氮平和非苯二氮平类药物相关的毒性风险,而CYP3A4系统的诱导剂也可能会降低苯二氮平和非苯二氮平类药物的有效性,故与其他精神疾患治疗药物并用时,应注意其交互作用。

虽然酒精短期内可减少入睡所需时间,然就长期而言,任何安眠药和酒精(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并用,都有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风险,像是反而导致睡眠障碍和睡眠中呼吸中止等,因此服药期间应避免并用酒精或酒精性饮品。

其次,镇静安眠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醒来后仍会镇静、嗜睡、眩晕、头昏、认知障碍、运动不协调和依赖等现象,故在服用镇静安眠药期间,应尽量避免开车或从事危险机械操作一类的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尽量缩短用药时间或疗程,并定期评估病情及药物疗效,病情改善后即应在医师指示下逐渐减少剂量而停药。

第三点,如果我们本身患有抑郁症,就不宜单独使用苯二氮平类药物治疗。在使用镇静型抗忧郁药物时,由于可能在用药几个星期之后,症状才会改善,在这段期间请勿自行增减剂量或突然停药。医师在评估服药后晚上睡眠和白天精神失调状况后,若症状已有改善,会以逐渐降低剂量的方式停药。

第四点,以苯二氮平类药物治疗失眠,不建议长期使用。若单次剂量或间歇性给药即有疗效,即应尽量避免连续给药。 这些药物有可能出现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复杂睡眠相关行为如梦游、无法记住新经验的顺行性遗忘和攻击行为等,故在服药期间需注意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

第五点,药物应使用可达到效果的最低剂量,再视药效及副作用来调整剂量。若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应考虑换其他治疗方案。此外,许多镇静安眠药物有呼吸抑制的作用,有肺部疾病或睡眠呼吸中止的朋友服用后,可能会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或换气不足的现象,在药物使用和剂量调整上要谨慎。

第六点,对于容易失眠的老年人而言,往往有着其他慢性病,因而常会重复就医和多重用药,再加上身体功能衰退,较易产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药物间或药物与食物间交互作用的机率也较高。特别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时,更可能出现过度镇静、认知障碍、谵妄、情绪激动、神志混乱、平衡问题,以及日常活动功能受影响等情形。因此,老年人在用药助眠期间,起居行动要格外注意,慎防跌倒,以避免发生外伤性脑损伤和髋部骨折等风险。

总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确实比年轻人更容易失眠。当我们排除了生活等因素之外,还是不能改善失眠的话,那就应该采用药物治疗。相对来说,助眠药大多数都是比较安全的,但我们依然需要注意服药的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我们不仅睡得更香,还能避免给身体带来危害。

相关文章

解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