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睡不着、醒得早、做梦多?一杯茶、一套操,助你安心神,睡得香

很多叔叔阿姨上了年纪之后,发现觉变少了,每天早早就醒了。


要是总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还易醒多梦,那您可要警惕了!可能是睡眠出现问题了!


01这三种情况属于睡眠混乱


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年纪大了偶尔睡不好,还是真的有睡眠问题了呢?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的胡慧主任介绍,睡眠问题包括三种。



①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

②早醒或者一晚上会醒来至少2次;

③睡觉做梦多,睡不踏实或者睡眠时间过短。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第二天白天的精神怎么样,是否对工作、生活造成了影响。



要是您出现以上的情况,就说明可能有睡眠混乱的问题了。


根据发病时间长短,睡眠混乱还分为两种,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



①短期失眠:三个月之内,一周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睡眠问题。

②慢性失眠:超过三个月,一周要出现三次以上的睡眠问题。


处于短期失眠时是治疗的一个最好时机,不加以重视、治疗,白天昏昏沉沉,晚上失眠多梦,恶性循环下去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



那出现睡眠混乱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郭蓉娟副院长针对不同的失眠病型,给到了有针对性的调理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看,造成睡眠混乱的病因临床上最多见的有两个,肝火扰心和痰热扰心。轻症是可以用代茶饮或者养生操来调理的。


02肝火扰心型失眠



肝火扰心型失眠会出现入睡困难,严重的整宿整宿都睡不着觉,同时有烦躁易怒、头疼脑胀、口苦口干、便秘等症状。



01栀豉饮—清热除烦


对于只是出现了一些轻症的叔叔阿姨,可以通过代茶饮自己在家来调理。


栀豉饮是非常经典的方子,喝起来酸酸甜甜的,具有清热除烦的功效。



组方:栀子6克、淡豆豉10克。


做法:加水煮沸15~20分钟,代茶饮用即可。


专家提醒:脾胃虚寒有腹泻、便稀的人群,不宜饮用此方。


02脚趾保健操—改善睡眠


针对这一病因,胡慧主任还推荐了一个可以清肝胆热气、改善睡眠的脚趾保健操。


首先,我们要找到行间穴和侠溪穴。


行间穴:大脚趾和二脚趾趾缝中间。

侠溪穴:第四五趾之间。



动作一:抓握脚趾



脚趾抓住然后放松,再抓住再放松,重复10次。


脚上有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通过抓握的动作,可以调节阴阳、平衡气血。


动作二:足跟按揉趾缝


用一只脚的足跟去按另一只脚的每一个趾缝,每只脚各踩10次。


趾缝间除了有可以泻火的行间穴和侠溪穴,还有一个八风穴,挤压可以起到祛风通络的作用。


同时足跟是膀胱经行走的地方,调理膀胱经的气血也是有利于睡眠的。


动作三:上翘下压大脚趾


双脚翘起大脚趾,然后放松,再向下压大脚趾。重复10次。


这个动作可以拉扯肝经、脾经,强健脾气,疏理肝气。


动作四:刺激大脚趾根部


用一个脚的大脚趾去按压另一只脚的大脚趾根部,重复10次。


大脚趾根部对应着脑部,通过按压给大脑一个“该睡觉了”的信号。


有条件的可以泡完脚再做,这样气血会更通畅一点,更有助于睡个好觉。


03痰热扰心型失眠



如果您晚上睡觉常做梦、总是醒,平时头昏昏沉沉的,胃里也不舒服,吃完东西总感觉胃里堵得慌,那么您可能是属于痰热扰心型失眠


郭院长也推荐了个便捷的,在家就能调理的小方子,病症较轻的叔叔阿姨可以尝试下。


01半夏秫米汤—化痰安神


半夏秫米汤出自《黄帝内经》,被称作“千古第一方”,代茶饮用能起到化痰安神的作用。


喝起来像米汤似的,不会很甜。



组方:炮制过的半夏6克,秫米10克(也可用薏米代替)


做法:加水煮沸30分钟,代茶饮用即可。


禁忌:一定要注意绝不能用生的半夏。


02宁心按摩操


心烦、睡不着觉的时候都可以来试一下这个操,搭配上舒心的音乐,能让我们更好地放松心神、更容易入眠。



动作一:搓心经


用掌心去搓小臂内侧,搓1分钟或50~60次,有发红发热的感觉最好。


动作二:按神门


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位置,靠近小拇指侧的凹陷处。


神门穴



用力按神门穴,连续按50~60次,两手交替,按得有些酸麻胀的感觉最好。


动作三:叩四神聪


手指呈爪状,利用自然下垂的力度去叩我们的头顶。做个1分钟。


动作四:双足互搓涌泉穴


两脚交替按揉涌泉穴1分钟。

涌泉穴:脚心前部凹陷处



睡眠不好的叔叔阿姨们,可以对照着自身的症状,试试专家推荐的代茶饮和助眠操,坚持调理,好睡眠自然就回来了。


但如果您已经被睡眠问题困扰很久了,还是建议要去医院看医生哦~

相关文章

冥想导航